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学书籍 > 基础学科 > 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进展
http://www.xxmy.com  2005-3-1 23:25:00 杨保忠、丁艳梅、陆瑞兰]  【字体: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进展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ir,Hp)是慢性B型胃炎的主要原因,与非溃疡性消化不良,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胃癌关系密切。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在国人无症状或健康人群Hp总感染率在33.9%~49.6%;在慢性胃炎Hp检出率为50%~80%,胃溃疡为70%~80%,十二指肠溃疡为80%~100%。但Hp感染缺乏临床表现的特征,因而目前仍主要靠实验室诊断。以前国内外诊断Hp的方法无外三大类,一是直接从胃粘膜中检测Hp,包括细菌培养、组织涂片和切片染色;二是尿素酶试验或呼吸试验诊断Hp;三是免疫学方法,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近年来通过多项研究和方法改进,可克服某些不足之处,下面将国内Hp感染的诊断方法研究近况作一简述。

  1 通过胃镜

  1.1 病灶冲洗法下接涂片

  组织涂片革兰染色法检测Hp感染简便、快速、敏感性可达80%以上,但也有低于50%的检出率,除与检验医师经验有关,还与取材部位和Hp数量有关。新近何松等对52例慢性胃炎患者在切取胃窦部病变区组织活检的同时,内镜下用生理盐水对病灶冲洗,将总洗液离心后制成涂片比较。结果发现涂片Hp阳性率明显高于切片方法(53.9%比38.5%),认为冲洗法覆盖面大,可广泛、反复冲洗,取材较活检更全面,可提高Hp检出率。

  1.2 胃镜下直接显色法

  Hp菌体内含丰富尿素酶能分解尿素,改变pH值。根据这一原理,李增灿等用粉红色素喷洒胃粘膜方法对100例慢性胃炎研究结果显示,粉红色素喷洒法着色率68%;传统切片法HP阳性率为60%;胃溃疡25例着色法阳性率80%,切片法72%;十二指肠溃疡50例,着色法阳性率90%,切片法为80%,表明切片法存在假阴性,而胃镜下直接显色法可提高Hp的检出率。

  1.3 尿素酶活性测定Hp

  目前诊断Hp常采用的细菌培养,组织染色及尿素酶试验等方法均需内镜取材,且方繁琐,费时,并且结果受Hp斑片状分布的影响。崔东来等根据Hp产生大量尿素酶的原理,采用尿素酶活性诊断Hp,Hp感染者尿素酶活性明显高于无Hp感染者,以尿素酶活性0.31作为截断值,其诊断Hp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5%、84%和93%,而且认为尿素酶活性诊断Hp快速、简便,不受血尿素氮影响等优点,也比测定胃液尿素氮方法优越。

  2 血清学

  2.1 ELISA法

  通过血清中Hp抗体测定Hp感染的方法比较多,有ELISA法、补体结合试验、单克隆抗体测定法、免疫印迹试验、被动血凝试验和细菌凝集试验等,尤其是ELISA法应用最广。Hp感染后很快会激发机体产生特异性体免疫,血清中出现IgG,IgA,IgM抗体,国内外多采用ELISA法检测HpIgG抗体。

  2.1.1 HpIgG测定

  在广州地区一项流行病学调查Hp感染率研究中,经1848例人群Hp感染分析,并经组织病理学和细菌培养比较,认为测定HpIgG抗体诊断Hp感染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100%和91%。刘勤俭等对235例人群及20多个家庭Hp感染调查时,用间接ELISA法检测血清HpIgG抗体,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94%和85%。新近童明庆等介绍了一种斑点—ELISA技术,经对18例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19例儿童和22例正常成人行HpIgG抗体测定,患者组抗体检出率72.2%,与快速尿素酶法相比,符合率为83.3%,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7%和66.7%。认为本法克服了快速尿素酶法需胃镜取材的缺点,因而较适合临床Hp感染的初筛检查和流行病学研究。

  2.1.2 HpIgA测定

  最近王正祥等经用间接ELISA法检查血清HpIgG抗体和IgA抗体比较,结果在胃炎抗HpIgG阳性率达82.3%(93/113);Hp现感染率74.3%(84/113);在抗HpIgG阳性标本中有11.8%(11/93)经Hp培养和(或)涂片阳性,而在抗HpIgA阳性标本中仅2.6%(2/78)经Hp培养和(或)涂片阴性,因而认为抗HpIgA升高比抗HpIgG升高更能反映机体正被Hp感染.可作为Hp现感染的诊断指标,而抗HpIgG可作为胃炎患者初筛及Hp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的指标。

  2.1.3 尿素酶检测

  在行ELISA试验时最重要的是抗原的选择,以前使用的一些抗原制备是应用全菌或全菌超声粉碎物作抗原,这种抗原制备含有多种菌体及鞭毛蛋白,其中有些物质或不具备抗原性、或为其它菌种所共有,如Hp与空肠弯曲菌有血清交叉反应等因素。因而试验的敏感性高,但缺乏特异性,酸提取法虽较纯净,但特异性和敏感性不理想。有研究人员,采用柱层析法纯化了Hp的尿素酶,并用该尿素酶作ELISA测定包被抗原,对120例有消化不良症状的血清进行检测,平均光密度值在Hp阳性组明显高于Hp阴性组,如以0.3光密度值为标准,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和91%。因而认为用尿素酶作为抗原应用于ELISA试验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2.1.4 单克隆抗体测定法

  有研究人员介绍了HpmAbs(单克隆抗体)免疫过氧化物酶染以法诊断Hp感染,用ELISA法将HpmAbs与已知细菌反应,结果HpA值明显高于其它细菌,因而认为HpmAbs为Hp分离纯化后的鉴定提供了手段。

  2.2 聚合酶链反应法

  诊断Hp感染的方法很多,但他们有一共同特点是不能达到足够的敏感性,尤其是不能准确判断治疗后Hp是否被彻底清除。王蔚虹等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探讨其在Hp诊断和评价治疗后根治效果中的意义,结果PCR方法检测胃粘膜活检标本中的Hp,简便、快速、具有高度敏感性,可检出最小HpDNA量为0.1pg,特异性达100%,对其它细菌及无Hp感染人胃粘膜呈阴性反应。PCR用于Hp感染诊断与尿素酶试验、细菌培及银染色法比较,更敏感,而且PCR可检出常规方法不能检出的Hp。杨海涛等将巢式PCR在牙斑中检出Hp,其特异性达100%,敏感性达到可检测0.1fg细菌DNA的水平。

  由于不同实验方法可得出不同结论,因而需要正确加以评价。如牙斑中存在Hp是否为主要传染源意见尚不一致。1991年Desai等用尿素酶试验对43例消化不良患者的牙斑中、胃窦及胃粘膜标本标进行检测阳性率分别为98%,67%和70%,认为牙斑中Hp是主要传染源。宋群生等用尿素酶试验、细菌培养和免疫荧光抗体染色和电镜观察,也发现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及胃癌等患者牙斑中可有大量Hp存在,其形态学、生化特性和免疫特性均与胃粘膜Hp相似。从牙斑的直接快速尿互酶试验和抗Hp免疫荧光抗体染色结果看,胃粘膜上有Hp,牙斑中也有Hp ;胃粘膜上未发现Hp者,牙斑中也有Hp寄生,且牙斑中的Hp数量、密度均高于胃粘膜。但相反意见认为,Hp有尿素酶,可分解尿素,使pH升高,当pH高于6.8时,酚红由黄色变红色,而单纯口腔内的pH值足以使尿素酶试验呈阳性结果并不能肯定是Hp感染。根据对21例患者用N-PCR法测定胃粘膜Hp 阳性者,8例牙斑中也检出Hp,而胃粘膜阴性者,牙斑Hp均阴性,提示牙斑中仅有少量Hp存在。

  3 核素标记呼气试验

  Hp具有较强的内源性尿素酶,能分解胃内及核素标记的尿素,产生CO2和NH3,CO2吸收后经肺呼出,因此只需分析呼气中的14C或13C即可诊断Hp的存在。国内也采用13C-尿素为示踪剂诊断Hp感染,认为具有较好诊断价值,但受技术条件和价格所限,不适合国内,尤其基层医院开展。

  综上的述,Hp感染的诊断方法比较多,快速尿素酶试验、尿素酶活性试验、直接显色法、涂片革兰染色法、组织切片染色等简便、易行;血清学检查尤适用于流行病学调查,而PCR主法对判断治疗后Hp的根除情况更为准确,不同研究目的,采用不同方法似乎更妥善。

杨保忠 丁艳梅 陆瑞兰

河北省邯邢治金矿山局玉泉岭医院(武安市 056301)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收藏此文】【打印文章】【网上投稿关闭窗口
上一编:幽门螺杆菌的检测与致病性
下一编: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血清学诊断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