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鼻咽癌专题 > 文献资料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鼻咽癌合并鼻咽结核二例

鼻咽癌合并鼻咽结核二例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1998年第2期第33卷 学术争呜

作者:应红梅 张有望 王圣忠

单位: 200032 上海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

  鼻咽癌合并鼻咽结核罕见,现报道我院确诊和治疗的2例。

  1 男,29岁。左上颈肿块4个月。间接鼻咽镜发现鼻咽顶壁及后壁粘膜增厚、粗糙,两侧咽隐窝消失。左上颈可扪及4.5 cm×3.0 cm×2.0 cm肿块,质硬,活动受限。右上颈肿块1.5 cm×1.0 cm×1.0 cm。颅神经检查均为阴性。左上颈淋巴结穿刺,细胞学诊断为淋巴结结核。鼻咽部活组织检查,病理报告鼻咽结核病变,并见小堆异型细胞。鼻咽CT显示鼻咽顶后壁及两侧壁致密增厚,两侧咽隐窝变狭,向下累及口咽,颅底骨质未见破坏。血清VCA-IgA为1∶80阳性。胸片未见结核或转移性病变。再次左上颈淋巴结穿刺为慢性炎,鼻咽再次活组织检查,结合免疫酶标检查,最后诊断为鼻咽低分化鳞癌合并结核。采用抗结核药物和60Co放射治疗。治疗顺利结束。鼻咽病变消退,但左上颈有一1.5 cm×1.5 cm×1.5 cm淋巴结残留。放射治疗后3个月,外科行左颈廓清术。术后病理:颈淋巴结组织放射反应。术后2.5年健在。

  2 男,59岁。左上颈肿块半年伴复视3个月。无回吸性血涕、耳鸣、耳聋、头痛等症状。在外院先后4次鼻咽部活组织检查,均为粘膜慢性炎。临床检查鼻咽顶后壁有不规则隆起,左上颈有2枚肿大淋巴结,大小分别为3.0 cm×2.5 cm×2.0 cm和1.0 cm×1.0 cm×1.0 cm,质硬,活动受限。左眼远视有复视,但外展肌无麻痹。CT片所见,鼻咽顶后壁增厚,两侧咽旁间隙狭窄,左侧颅底骨质破坏,左上颈淋巴结肿大。血清VCA-IgA为1∶80阳性。我院2次鼻咽部活组织检查和左上颈淋巴结穿刺病理都诊断为鼻咽结核,左上颈淋巴结结核。由于临床高度怀疑鼻咽癌,第三次鼻咽部活组织检查,发现切片内除典型结核病灶外有小区癌细胞(图1,2),最后诊断为鼻咽低分化鳞癌合并结核。胸片两肺未见活动性病变。经抗结核药物和60Co放射治疗,治疗顺利结束。鼻咽及颈淋巴结病灶消退。放射治疗后1.5年健在。

  图1 图内左侧为凝固性坏死,边缘为上皮样细胞及郎罕巨细胞,右侧见癌细胞巢.HE×100 图2 癌细胞核大,核膜清楚,核仁明显,排列成鳞状上皮样.HE×400

  讨论:鼻咽结核和鼻咽癌都以颈淋巴结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鼻咽结核病变好发在顶壁,以结节型或溃疡型多见,与鼻咽癌难以肉眼区别。鼻咽X线侧位摄片和CT检查两者均能见到鼻咽顶壁或顶后壁软组织增厚,但无法定性。据钟会墀[1]报道41例鼻咽结核做VCA-IgA检测,仅有1例阳性(1∶160),而鼻咽癌的阳性率高达95%。对鼻咽结核和鼻咽癌的鉴别采用VCA-IgA检测作为辅助诊断。对鼻咽活组织检查或颈淋巴结穿刺诊断为结核病例应借助血清VCA-IgA检测,阳性者应仔细检查鼻咽部,重复进行鼻咽活组织检查,以免漏诊。

  本组2例鼻咽癌合并鼻咽结核都采用口服异菸肼和常规60Co放射治疗,治疗过程顺利。治疗结束,鼻咽病灶和颈淋巴结消退。因此,对鼻咽癌合并鼻咽结核的患者应同时采用抗结核药物和放射治疗,鼻咽癌和结核都得到及时治疗和控制。

 参考文献

  1 钟会墀. 鼻咽结核与鼻咽癌的鉴别:附鼻咽结核53例报告. 实用癌症杂志,1986,1:22-23.

(收稿:1997-07-09  修回:1997-12-28)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鼻咽癌放射治疗失败后的手术治疗
焦点新闻
·以突聋为首发症状的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一例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上气道的形态学研究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睡眠状态下阻塞定位研究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上气道MRI观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电刺激部位选择的临床研究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诊治现状
·鼻咽腔大小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影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咽腔形态学测量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