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胃癌专题 > 诊断治疗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胃癌是这样转移的

胃癌是这样转移的

  本报讯 (记者李水根)浙江省民医院张成武率领的科研小组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技术,用两年时间检测了CD44V6、E—CD(E—钙粘附素)和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正常胃粘膜、异型增生粘膜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在国内外率先对胃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以及对改善胃癌术后生存率等提出了一系列学术新见解。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尽管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使胃癌的预后有较大的改善,但治愈性切除术后病的5年生存率仍徘徊在40%左右。癌肿的侵袭转移是胃癌治疗失败和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提高胃癌病术后生存率的重要障碍。弄清有关胃癌侵袭转移分子生物学机制,将为抗胃癌转移的分子或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该院张成武等收集近10年本院外科根治性手术切除胃癌标本101例为实验组,另选择有异型增生的胃癌旁组织标本43例和来源于溃疡病手术切除的正常胃粘膜标本20例为对照组,采用SP免疫组化技术联合检测胃癌CD44V6、E—CD和MMP—9的表达,并探讨三者之间表达的相互关系及其与胃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研究结果显示,正常胃粘膜呈阴性表达,胃癌表达阳性率为74.3%,表达强度与胃癌的胃壁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静脉和淋巴管侵犯以及肿瘤的浸润型生长显著相关,CD44V6强表达意味着胃癌有较恶的生物学行为,病期较晚则预后较差,因此对强阳性表达的胃癌病应采用更为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胃异型增生粘膜出现强阳性表达,则提示癌变可能。在检测E—CD时发现,正常胃粘膜及胃异型增生组织呈强阳性表达,而88.1%的胃癌组织则表达减弱或阴性,结果显示E—CD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静脉和淋巴管侵犯无明显相关性,强阳性表达者的术后三五年生存率显著高于表达减弱或阴性者。MMP—9的检测显示,强阳性者术后生存率显著下降,其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

来源:<a href=http://www.xxmy.com>健康</a>报

2000.03.01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胃癌治疗新思路
焦点新闻
·以卵巢癌为首发表现的胃癌诊治体会(附9例分析)
·睡眠不足致胃溃疡胃癌
·胃癌的早期表现及与胃溃疡的区别
·CT仿真胃镜诊断胃癌快速准确
·胃肠道伴癌综合征
·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胃癌的关系如何?
·慢性浅表性胃炎与胃溃疡、胃癌的发病有何关系?
·慢性浅表性胃炎与胃溃疡、胃癌应如何鉴别?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