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的病理类型与血清层粘连蛋白含量的关系
中华外科杂志 1998年第8期第36卷 论著摘要
作者:廖彩仙 赵国湘
单位:510515 广州,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肝胆血管外科
层粘连蛋白(laminin,LN)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外基质成分,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实验研究证明肝癌细胞可以分泌LN[1]。临床观察也发现肝癌患者血清LN水平升高[2],但血清LN升高的水平与肝癌临床病理的关系尚不清楚。为此,我们探讨了肝癌的大体形态、生长方式、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肝病病史等病理类型与肝癌患者的血清LN含量的关系。
1.材料与方法: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30例,诊断均得到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男26例,女4例,年龄23~59岁,平均40.8±16.9岁。HBV-DNA阳性23例,HCV-RNA阳性12例。AFP阳性24例,阴性6例。根治性切除12例,姑息性切除18例。30例患者均无门静脉主干癌栓和肺部转移,术后均继续给予以肝动脉栓塞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生存期5~25个月,其中16例仍然存活(9例带瘤,7例无瘤)。每例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均作如下病理学检查:(1)肿瘤大小用相互垂直的两条最大直经和两条最小直经的平均值表示,≤5 cm为小肝癌,>5 cm为大肝癌,≥10 cm为巨大肝癌。(2)大体形态按1982年全国肝癌病理协作组修订的分类标准分为块状型、结节型、弥漫型。(3)生长方式按1984年奥田邦雄等提出的分型标准分为膨胀性生长型、浸润性生长型、混合性生长型。(4)组织学类型按1978年WHO制订的分类标准分为梁索状型、腺泡状型、实体型和硬化型。(5)分化程度按1956年Edmondson等提出的分级标准分为高分化肝癌、中分化肝癌、低分化肝癌。(6)肝病史分为无肝病史、伴慢性肝炎、伴肝硬变。血清LN检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正常值为113.6±17.0 μg/L,试剂盒由上海海军医学研究所生物技术中心提供。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统计分析用秩和检验法。
2.结果:6例小肝癌、11例大肝癌和13例巨大肝癌的血清LN分别为124.3±23.4、164.3±30.2和176.4±33.5 μg/L。大肝癌组和巨大肝癌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值,但小肝癌组与正常值的差异无显著意义。小肝癌组与大肝癌组之间和大肝癌组与巨大肝癌组之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意义,但小肝癌组与巨大肝癌组的差异有显著意义。6例结节型和24例块状型肝癌的血清LN分别为124.3±23.4和169.0±40.2 μg/L,两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意义。8例膨胀型、7例浸润型和15例混合型生长肝癌的血清LN分别为126.5±25.3、171.9±24.7和187.5±34.0 μg/L,膨胀型组与浸润型组和混合型组的差异有显著意义,但浸润型组和混合型组的差异无显著意义。16例梁索状、9例腺泡状和5例实体型肝癌的血清LN分别为157.7±42.6、174±31.9和184±28.3 μg/L,各组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意义。4例高分化、21例中分化和5低分化型肝癌的血清LN分别为102.3±23.7、164.3±30.1和218±27.8 μg/L,各组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4例无肝病史、7例伴慢性肝炎、19例伴肝硬变的患者血清LN分别为156±54.5、158.6±34.6和172.8±37.7 μg/L,各组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3.讨论:小肝癌、大肝癌、巨大肝癌患者的血清LN含量在高于正常值的基础上继续依次增加,表明肝癌患者的血清LN水平与肝癌的大小有关。膨胀型肝癌的血清LN含量显著低于浸润型肝癌和混合型肝癌的血清LN含量,高分化肝癌、中分化肝癌、低分化肝癌的血清LN含量依次呈显著性增加,表明肝癌患者的血清LN水平也与肝癌的生长方式和肝癌细胞的分化程度有关。结节型与块状型肝癌的血清LN水平差异无显著意义;梁索状、腺泡状、实体型肝癌患者的血清LN水平差异也无显著意义,提示患者的血清LN水平与肝癌的大体形态类型和组织学类型无关。肝癌患者的肝病史情况应该会影响到血清LN含量,因为慢性肝炎和肝硬变时就有血清LN含量增加的表现。本组资料中无肝病史与有慢性肝炎和肝硬变史的患者血清LN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其原因可能与本组资料中4例无肝病病史的肝癌病例中就有3例表现为浸润性生长的这个因素有关。因此,肝癌患者的血清LN水平与患者有无肝病病史的关系尚待进一步的观察。
参考文献
1Torimura T, Ueno T, Inuzuka S, et al. The extracellular matrix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shows different localization patterns depending on the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histological pattern of tumors: immunohistochemical analysis. J Hepatol, 1994,21:37-45.
2Yamauchi M, Mizuhara Y, Maezawa Y, et al. Serum tenascin levels in chronic liver disease. Liver, 1994,14:148-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