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肝病防治专题 > 肝病新闻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诊断乙肝病毒“隐匿型”感染有新法

诊断乙肝病毒“隐匿型”感染有新法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病理科博士生导师苏勤教授和德国癌症研究中心C.H.施洛德教授等携手攻关,最近完成了一项研究,在国际上首创了诊断乙型肝炎病毒“隐匿型”感染的新方法。该研究论文在著名的美国杂志《临床癌症研究》2001年第7卷发表后引起各国专家学者的关注。

  这项研究创立了利用血清标本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转录体的新技术。这一技术不但能用于针对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肝癌预防战略,而且为诊断乙型肝炎病毒“隐匿型”感染提供了既敏感又可靠的方法,对于肝癌的早期预防以及输血,器官移植供体的筛选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通常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持续达6个月即称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全球范围内约6%是HBsAg携带者,在我国HBsAg携带率高达10%。一般来说,慢性乙型肝炎可发展成肝硬变和肝癌,全世界每年发现43.7万例肝癌,其中约60%发生于HBsAg携带者。在我国,约80%的肝癌患者为HBsAg阳性,所以早期发现并控制HBV感染是预防肝癌发生的关键。过去一直是通过血中检测到HBsAg阳性才确诊为HBV携带者。但也有一些病例,肝组织内有病毒序列存在,但血清学检测呈HBsAg阴性,医学界把这种病例称为HBV“隐匿型”感染。更重要的是,这种病例也能发展成肝硬变甚至肝癌。因此,世界上许多专家学者多年来一直在寻找能早期检测出HBV“隐匿型”感染的可靠方法。

健康报》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浙江用混合性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获成功
焦点新闻
·嗜酒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为什么更易患肝癌——变异的基因
·乙肝病毒和黄曲霉毒素B1在树鼩肝癌形成中的协同作用
·肝癌组织中HBV核心基因启动子突变的研究
·乙肝病毒不可怕[图]
·乙肝病毒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吗?
·我国科研人员最新发现乙肝病毒可DNA检测
·广西乙肝病毒基因型摸清
·肾移植需防乙肝病毒被激活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