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可用于治疗血友病患儿的慢性丙肝
韩国Ko等报告,应用α干扰素(IFN-α)治疗血友病患儿的慢性丙型肝炎是安全有效的,有可能获得持久疗效。
Ko等人以17例感染丙型肝炎的血友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血友病A型15例,血友病B型2例。均符合以下标准:治疗前抗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阳性,血清中存在HCV RNA,ALT水平大于正常上限的1.5倍并持续6个月以上,血清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核抗体和抗肝-肾微粒体抗体均阴性,肝活检为慢性肝炎表现。
给予如下治疗:皮下注射重组IFN-α2a,剂量为(3.7±0.8)MU/m2/次,3次/周,持续6个月。测定血清ALT和HCV RNA水平。治疗结束后监测血清HCV RNA水平1次/2月,持续18个月,之后1次/年。平均随访时间为(3.6±0.6)年。根据患儿对IFN的反应分成3类:持续有效者(治疗结束后3年血清HCV RNA持续阴性)、无效者(治疗中和治疗后血清HCV RNA均阳性)和复发者(治疗结束后血清HCV RNA为阴性但于此后3年内转为阳性)。(J Pediatr Gastroenterol Nutr 2001,32∶41)
结果显示,在17例患儿中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1a型3例,1b型5例,2a型6例,3a型1例,另有2例为混合感染(1a型+2a型)。治疗结束时17例患儿中11例(65%)的ALT水平恢复正常,同时9例(53%)血清HCV RNA转为阴性并在治疗结束6个月后保持阴性。在3年随访中,2例复发,7例(41%)持续有效,这7例患儿的血清ALT水平均在治疗开始后8周内恢复正常。
对疗效不同3类患儿的临床特点、生化特性、组织学特性和病毒学特性加以比较发现,持续有效组患儿治疗前血清HCV RNA水平低于无效组和复发组,其余方面无显著差异。8例病毒基因1型患儿中1例(13%)为持续有效,6例病毒基因2型患儿中5例(83%)为持续有效(P<0.05)。
患儿对IFN-α耐受良好,但在治疗初期均有发热、肌痛、不适、头痛等流感样症状,均未中断治疗。少数患儿出现腹痛(4例)和脱发(2例)。IFN未使出血次数和凝血因子用量增加。仅有1例患儿在IFN治疗期间检测到1次Ⅷ因子抑制因子,治疗结束后消失。
《中国医学论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