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求医问药 > 保健 > 心理保健
父母不要成为孩子的
http://www.xxmy.com ] 点击数: 【字体:
    父母是给予孩子最多爱的亲人,孩子的成长过程,孩子的每一点发展都伴随着父母真挚的爱。可是,我们不能忽视一个事实:父母往往又是使孩子受到伤害的恶人,成为孩子的被告。

    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个课堂是家庭,第一位老师是父母,父母要与孩子一起成长,要与孩子携起手来,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

    父母对子女的伤害常常是无意的,甚至是出于爱心造成的。如:因为爱儿子,可以因考试成绩不佳把他打死的悲剧;又如由于爱,而对孩子进行体罚、指责、训斥、贬低等等,这一切都深深地刺伤孩子的心灵,严重地挫伤了孩子的自尊、自信,使孩子自卑、无助、消极,产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培养心理健康的孩子是全社会关注的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父母正承担着启蒙、培养的重任。

    为此,首先,父母要终生学习,树立科学的儿童观。其主要内涵,概括为三点:1.孩子是人,他有人的智慧、情感、意志,有人的兴趣、爱好、性格、能力等。父母要把子女当人看待,父母要尊重,理解,信任,要求孩子;2.孩子是发展中的人。是从不成熟向成熟发展的人。在每一个发展阶段有其年龄特征。父母要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既要为孩子的成功欢欣,更要接受孩子成长过程的曲折、困难、失败,父母不能强制孩子,不能对孩子拔苗助长;3.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一个孩子一个样,每个孩子都是他自己,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父母要尊重他的个性,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要让孩子最大限度地施展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成为心理健康的幸福的人。

    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父母要创设温馨的、和谐的家庭情感氛围;父母要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孩子的培育过程中,我们父母需要有更多的爱心、信心、耐心、恒心。

    愿我们的父母不要成为孩子的被告,愿我们的父母成为孩子心理健康的引路人、培育者。

    编者非常同意上述观点。我曾经亲耳听到一位家长无奈得讲:我跟他想处的时间最长,照顾他最周到,可遭到的埋怨也最多。为什么会这样?

    父母太爱孩子了!是从自己的切身感受角度爱孩子,还是从孩子的角度爱孩子?父母总期望孩子少走弯路,尤其是当父母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后更不愿看到孩子重蹈覆辙,于是认为这些宝贵的经验孩子必须接受,只有这样才叫对孩子负责。可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没有亲身经历孩子不会将那些经历当回事。与其说孩子需要知识和经验不如说孩子更需要在父母的陪伴下体验人生历程。孩子需要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孩子肯定有与父母不一样的地方,有父母不接受的地方,父母怎么办?是接受不同还是苦口婆心的教育孩子?

    有位性格内向,不善交往的母亲抱怨说她的孩子不听话,(3岁的男孩),总是跟着大孩子乱跑,想爬高想拿棍,总让她提心吊胆。于是她不允许孩子做她认为有危险的事情,总是将孩子关在家里或牵在手中,即使放手目光总是围绕孩子周围,稍有危险信号立即出面制止。试想这样的孩子长大会不会像她的性格一样呢?有朝一日当孩子真的形成内向的性格,母亲为之焦虑想帮助他纠正却无可奈何时,也许会讲“性格像我,是遗传吧”。相反同样一位母亲,在人生的经历中深深的体会到内向不善交往的弊端,若竭尽全力教育孩子外向广交朋友而无视孩子的具体情况,结果会怎样?如果孩子恰巧活泼多动,则皆大欢喜;如果孩子真的遗传她的内向性格,与人交往中表现出害羞被动的特点,母亲硬要纠正,孩子会如她所愿健康成长么?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打印文章】【网上投稿关闭窗口
上一篇:欣赏自然美对人心理健康有益
下一篇:成长的烦恼,父母了解多少?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