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最近报导,HIV的孕妇所生下的婴儿在出生后前两年内细胞会出现线粒体数量的持续减少。而且如果婴儿在围产期内使用抗病毒药物齐多夫定进行治疗,这种线粒体的异常还会被加重。
Miriam C. Poirier在接受路透社记者采访时说,尽管在本研究中发现,这类患儿在线粒体数量减少的同时,染色体的端粒酶并未出现同时缩短的现象,但是对HIV感染者所生下的婴儿使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的情况应该进行长期随访观察。
Poirier等人在今年6月1日出版的《艾滋病》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大多数母亲为HIV阳性,但自身为HIV阴性的儿童并没有临床症状。但是曾有研究报告这类患儿存在线粒体功能障碍,其中也包括有两名儿童死亡。而且研究人员在接触过核苷类似物的新生小鼠和猴子的胚胎中还发现,细胞的端粒酶缩短,因此容易发生肿瘤。
来自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Poirier等人在对艾滋病的母婴垂直传播(WITS)进行研究时,调查了30名HIV阴性母亲,10名HIV阳性但未接受治疗的母亲和10名HIV阳性且在怀孕期间接受了抗病毒药物齐多夫定治疗的母亲所生下的婴儿。接受调查的所有婴儿均未感染HIV。
研究人员使用的是一种新型聚合酶链式反应加免疫荧光检测(PCR-CID)的高度敏感的检测方法,分别在婴儿出生当时、出生后1年、2年采集其白细胞,并进行DNA检测。线粒体的数量被定义为线粒体DNA与细胞核DNA的比值。
在上述三个时间点,各组之间都有显著性差异。HIV阴性的母亲所生的婴儿这一比值范围从442到515。在HIV阳性但未接受核苷类似物治疗的母亲所生婴儿中,这一比值范围从261到297。而在怀孕期间使用齐多夫定治疗的目前所生的婴儿中,这一比值的范围从146到203。相比之下,婴儿出生时以及一年以后白细胞中端粒酶长度在三组中都十分近似。
以往的研究曾经证实,HIV阴性的儿童接触齐多夫定并不会增加其发生肿瘤的危险性。但是本研究的研究人员警告说:“化学物质诱导发生的肿瘤往往需要20到30年的时间才能够发展起来,也可能儿童接触齐多夫定所造成的肿瘤发病危险的增加在其成年之后才能够显现出来。”
Poirier告诉路透社记者说,她们正准备开始进行第二项研究,了解婴儿使用Combivir(即lamivudine加齐多夫定)之后的影响。她说,尽管在母亲体内的病毒RNA水平较低,CD4细胞技术良好,但是在婴儿体内仍然存在明显的线粒体DNA的缺失。而且研究人员还观察到,在其中六名婴儿的脐带中存在明显的线粒体形态改变。Poirier承认:“我们对这一发现感到镇静,我们本以为只会有一些轻微的改变,并没有想到改变会这么大。”Poirier还补充说:“通过对使用了相同剂量Combivir的猴子进行研究,我们发现脐带中线粒体形态的改变和线粒体DNA的缺失主要发生在大脑、心脏和骨骼中。”Poirier等人认为,因为在围产期内使用抗逆转录药物治疗对于预防HIV病毒的母婴垂直传播有效,因此这种治疗还需要继续使用。但是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对HIV感染且在妊娠期间接受了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母亲所生的孩子需要进行长期随访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