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求医问药 > 保健 > 养生 > 游乐养生
养生名著—《万氏家传养生四要》
http://www.xxmy.com ] 点击数: 【字体:
     寡欲

    慎动

    法时

    却疾

    此书为明代万全所著。万全,明代著名医学家,字密斋,湖北省罗田县大河岸人,大约生于1488年,卒于1578年。祖传三代名医,其祖父万吉坡,父万筐均从医知名。万全不仅临证经验丰富,且认真总结,著书立说,当时被誉为“医圣”。

    万全所著之书甚多,仅刻版收入《四库全书》的书目就有10种,共108卷,计有《保命歌括》35卷、《养生四要》5卷,《痘科心法》23卷,《育婴秘诀》4卷,《妇人科》3卷,《广嗣纪要》16卷,其《伤寒摘锦》2卷,诸书从养生至内、妇、儿诸科均有涉及。万氏不仅是一位临床医学家,于养生亦有研究。他广泛搜集前人养生学的资料,汇萃诸家之长,参以己见,并亲自实践,著成《万氏家传养生四要》一书,他说:“养生之法有四,曰寡欲,曰慎动,曰法时,曰却疾。”夫寡欲者,谓坚忍其性也;慎动者,谓保定其气也;法时者,谓和于阴阳也;却疾者,谓慎于医药也。坚忍其性则不坏其根矣,保定其气则不疲其枝矣;和于阴阳则不犯邪矣,慎于医药则不遏其毒矣。养生之要,何以加于此哉。”下面仅就万全所说的四条养生原则加以具体说明:

    第一,寡欲。

    万氏认为饮食。男女情欲是人之两大欲望,亦是人之常情,此二者皆应节制,强调这是养生长寿的重要方面。但其寡欲只是认为欲不可纵,同样认为欲不可绝,反对方士“绝后,休妻”之论,认为食、色,是人生活动过程所必需,应顺应生理之性。

    万氏赞同邵子“爽口物多终作疾,快心事过必为殃”的观点。他认为,五味稍薄,则能养人,令人神爽;而其味稍多,则随其脏腑而备有所伤,指出酸多伤脾、辛多伤肝、咸多则伤心、苦多则伤肺、甘多则伤肾。欲善生长寿,宜从每日作起,方保无恙。

    第二,慎动。

    万氏说:“人身之中,只有此心,便是一身之主,所谓视听言动者,此心也,故心常清静则神安,神安则七神皆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心劳则神不安,神不安则精神皆危,便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又说:“人之性常静,动处是情,人之性未有不善,乃若其情,则有不善矣。心纯性情,吾儒存心养性,老氏修心炼性,佛氏明心见性,正养此心,便之常清常静,常为性情之主。”可见,万氏是主张慎动主静的,并具体指出,视过损明,语过损气,思过损神,欲过损精,人们应当“俭视养神,俭听养虚,俭言养气,俭欲养精”。

    这里要指出的是,万氏养生之慎动观,并非强调静止不动,而是要求动而中节。其所倡目宜常瞑、发宜常栉、齿宜数叩、津宜常咽、背欲常暖、腹欲常摩,均是从动而中节的观点提出的。在其养生慎动观点的指导下,万氏又具体指出打坐,调息是养生主静的工夫,因为二者可使心不妄动。

    第三,法时。

    万氏说:“凡大地之气,顺则和,竟则逆,故能致灾咎也。”说明了万氏继承了顺四时养生的思想。他根据《内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具体提出“春夏教以礼乐,秋冬教以诗书”的方法。他认为,这种方法亦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法也。盖春生夏长,乃阴气发泄之时,教以礼乐者,歌咏以养其性情,舞蹈以养其血脉,亦养阳之道也;秋冬收藏,乃阴气收敛之时,教以诗书者优游以求之,涵咏以体之,亦养阴之道也。

    第四,却疾。

    万氏在《内经》“治未病”思想启发下,提出了却病养生的一系列方法。如他说:“不知保身一失也,病不早治二失也,治不择医三失也,喜峻药攻四失也,信巫不信医五失也。”他提出健康之人,重在自身调养,重在生活中调摄,药物之使用乃不得已而求之,不可滥用,正所谓“无病服药,如壁里良柱,为害甚大。”对于已患疾病,万氏除强调早治外,亦强调辨证施治。

    (原文)

    夫食色,性也。故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口腹之养,躯命所关。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此屋庐子之无解于任人之难也(1)。设如方士之说,必绝谷,必休妻而后可以长生,则枵腹之瘠(2),救死不赡,使天下之人坠厥宗(3)者,非不近人情者之惑欤?

    孔子曰: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盖男子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精气益焉:精者,血之液;气者,精之导也。少之时,气方盛而易溢。当此血气盛,加以少艾之慕,欲动情胜,交接无度,譬如园中之花,蚤发必先萎也,况禀受怯弱者乎?古人三十而娶,其虑深矣。

    古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大衍(1)之数五十,天地之中数也。阳数二十五,阴数二十五,男子三十而娶,因其阳常不足,故盖之以五;女子二十而嫁,因其阴常有余,故损之以五也。是故,长男在上,少女在下,则震兑交而为归妹也(5)少男在上,长女在下,则艮巽交而为盅也(6)。归妹之吉,帝已以之;盅之凶,晋候之疾不可为也。

    人能知七损八益,则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不知此者,早衰之道也。何谓七损八益?盖七者,女子之数也,其血宜泻而不宜满;八者,男子之数也,其精宜满而不易泻。故治女子者,当耗其气以调其血,不损之,则经闭而成病矣;男子者,当补其气以固其精,不益之,则精涸而成疾矣。古人立法,一损之,一益之,制之于中,使气血和平也。

    八益丸(男子常服,补气固精):

    熟黄酒拌,九蒸九晒,焙于八两,忌铁器,黄柏去皮盐水炒褐色四两,知母去毛皮四两,莲肉去心二两,芡实肉二两。

    共为细未,炼蜜杵于余下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食前温酒下,以米膳压之,忌葡萄。

    七损丸(女子宜服,抑气调血)

    香附米净,二个童便浸三日,一日一换,取起舂烂焙干,当归酒沉四两,芎藭六两。

    为细未,酒煮神曲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O丸,空心食前,茴香汤送下。

    今之男子,方其少也,未及二八而御女,各通其精,则精未满而先泻,五脏有不满之处,他日有难形壮之疾,至于半衰,其阴已痿,求女强合,则隐曲不得而精先泄矣。及其老也,其精益耗,复近女以竭之,则肾之精不足,取给于脏腑,脏腑之精不足,取给予骨髓,故脏腑之精竭,则小便淋痛,大便干秘,髓竭则头倾足软,腰脊酸痛,尸居于气,其能久乎?故吕纯阳仙翁有诗云:

    二八佳人体如酥,腰间伏剑斩愚夫,分明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骨髓枯。

    其男子伤精,病小便淋痛,大便干秘者,以肾开窍于二阴。其溺塞者,气病也。时阴病难者,血病也。宜补其气,则津液行而溺自长;补其血,则幽开通而便自润也。宜补肾利窍丸主之。

    熟黄制四两,生黄、当归、川芎、白芷各二两,山药半两,丹皮去心一两,白茯苓一两,五味、桂心各五钱,人参七钱。

    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50丸,空心,食前温酒下。

    男子梦交而泄精,女子梦交而成孕,或有淫气相感,妖魅为祟,神志昏惑,魂魄飞扬,日久不愈,如颠狂乃召巫觋以逐之,抑未矣。苟非得道,如许旌阳,萨守坚者,必不能驱治之也,惟务成子萤火丸方可除也。

    右上三条,皆不能清心寡欲病。

    萤火丸:(主辟疾病,瘟疫、恶气,有鬼,邪祟,王兵盗贼)

    萤火、鬼箭削取反羽白吉利一两,雄黄、雌黄、pan石枯二两,羚羊角半两,煅灶灰半两,铁钟柄入跌处烧焦一两半。

    为未,以鸡子黄及丹雄鸡头一个,毛无间色者,捣和为丸,如杏仁大样,做作三角,以降囊盛之,带在左臂或挂在户上。若从军者系于腰中,勿离其身。

    盂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寡之者,节之也。非若佛老之徒弃人伦,灭生理也。构精者,所以续纲常也;寡欲者,所以养性命也。予尝集《广嗣纪要》:一修德,二寡欲,然则寡欲者,其延龄、广嗣之大要乎?予尝读《易》,“泽上有水”曰节(7),满而不溢,中虽悦慕,若险在前,心常恐陷。节之,时义大矣哉!若或反之,水在泽下(8),则以渐渗泄其涸也,可立而待矣。困于坎中,犹有悦心,困而又困,虽有卢扁不可治也。生、人所欲也。所欲,复有甚于生者乎?死,人所恶也,所恶,复有胜于死者乎?帷其溺于声色之中,盅惑狂悖,由是而生有不用也,由是而死有不辟也,《诗》云:“士也无极,二三其德。”此之谓也。

    有人于此尝语人曰:“欲不可纵,纵则成灾,乐不可极,乐极生哀。”可谓知养生矣,至于暗居独处之时,目有所接,心火?起,虽有灾害,亦莫之顾。故曰:寡欲只在谨独。

    今之养生者曰:心者,神之主也;肾者,精之府也;脾者,谷气之本也,三者交养,可以长生。苟神太烦则困,精太用则竭,谷太伤则减,虽有补益之功,不能胜其旦暮之牿矣(9)。广成子曰:“服药千朝,不如独宿一宵。”诚哉,斯言也。

    今指利刃语人曰:“是可蹈乎?”曰:“不可。”指鸩毒语人曰:“是可咽乎?”曰:“不可。”因语人曰:“佳丽之色,利于刃也;膏粱之味,毒于鸩也。远而疏之,不可狎也。”则群笑而起,一朝病生,迎医治之。贩以百金不爱也(10)。臆!“曲突徒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其此之谓也。

    夫男子十六而精通,至六十四岁而精竭。女子十四岁而经行,至四十九岁而经断。初生之时,形体虽具,精血犹未生也。必待哺乳之养,水谷之气,日生月长,男子十六而精始溢,女子十四而血乃泻,成之何其难也?男子八八而精竭,女子七七而血尽,败之何其易也?即夫以十年所生之精血,尚不免于百半之用,譬诸草木,气聚于春者,复败于秋也,虽欲留之,只有许多分数。况以难成易败之精血,不知爱惜,反暴疾之,所以不待八八、七七之期而早毙矣。

    交接多则伤筋,施泄多则伤精。肝主筋,阴之阳也,筋伤则阳虚而易痿。肾主精,阴中之阴也,精伤则阴虚而易举,阴阳俱虚,则时举时痿,精液自出,念虑虽萌,隐曲不得矣。当是时也,猛省起来,远色断想,移神于清净法界,歌舞以适其情,谷肉以养其身,上药以补其虚,则屋破犹堪补矣。苟不悔悟,以妄为常,乃求兴阳之药,习铸剑之术,则天柱折,地维绝,虽有女蜗氏之神,终不能起家中之枯骨也。

    今人好省者,以御女为长生之术,如九一采战之法,谓之夺气归元,还精补脑,不知浑浊之气,渣渣之精,其机已发,如蹶张之弩,孰能御之耶?已(泄)之精,目不能制,岂能采彼之精气耶?或谓我神不动,以采彼之气,不知从入之路何在也?因此而成淋沥者有之,或谓我精欲出,闭而不泄。谓之黄河逆流,谓之牵转白牛,不知停蓄之处为痈为肿者有之,非以养生,适宜害生也。

    古人有见色不动,如鸠摩罗付之受宫人(11),这是铁汉,如何学得?必如司马公之不置姬妾,关云长之屏美女,刘倚(12)之却名姝,然后可养此心不动也。坚白不至而欲自试于磨涅(13),其有不磷缁者(14),几希!

    项羽喑哑,叱咤干人,自废垓下之变,乃与虞姬对位,汉高祖见太公置俎上,略无戚容,诛戮功臣,何其忍也!病革(15)之时,乃枕戚姬之膝而垂涕焉。苏武在匈奴吞毡啮雪,所持节旄尽落而志不屈,何其强也!乃纳胡妇生子。虽曰项羽之泣虞姬,恨别也;汉高祖之泣戚姬,防患也;苏武之纳胡妇,为养也;然尤物移人,终然不免。

    古人教子,舞刀、舞剑、学文,朝习夕游焉,所以涵养德性,禁其非心也。故能气质清明,德业成就,福寿绵长。今之人则不然,所以福德不及古者远矣。

    配匹之际,承宗祀也,婚姻以时,成男女也;夫妇有别,远情欲也。故身无疴疾、生子贤而寿。今人不知宗祀为重,交接以时,情欲之感,形于戏谑,燕婉之私,朝暮阳台,故半百早哀,生子多夭且不肖也。故曰:寡欲者,延龄广嗣之第一紧要也。

    (注释)

    (1)屋庐子:指孟子弟子屋庐连,战国时人,著书言彭聃之法。屋庐,复姓。任人:内心包藏凶恶之人。(2)枵腹之瘠:犹饥饿之病。枵,空也。(3)坠厥宗:坠,即落下,引申为失去。厥,他的。坠厥宗,意为为绝他的时嗣。(4)大衍:言揲蓍之法。古代用数蓍草茎占卜的一种迷信方法。(5)归妹:《周易》卦名;兑下震上。兑卦上爻为阴爻,为少女,处于震卦下爻阳爻为长男之下。震兑二卦相交,符合阴阳调平之理,少女与长男结合,为吉,故算归妹(妹可出嫁)。帝以合归妹之卦以成婚而吉。(6)蛊:《周易》卦名,巽下艮上。巽卦初爻为阴,为长女,震卦上交为阳少男,据阴有余而阳常不足之理来推,阴阳失调,易使人惑乱,故少男长女不能婚配,此谓交女太多,阳更不足。晋候溺于此,故疾不可治。(7)节,《周易》卦名,下为兑,兑代表泽,上为坎,坎代表水,故曰“泽上有水。”《象》曰:“节,君子以制度数。”谓要强调节制人的欲望。(8)水在泽下:以卦象来说是困卦,坎下兑上,《象》曰:“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下卦阳爻困于坎中,犹溺于女色之中,则所得之病即使扁鹊也难治疗。(9)牿:牛马牢也,又同桎梏之梏,此谓整天处于精气神的耗损之中。(10)贶(kuang况):谓赠,不爱,不吝借之意。(11)鸠摩罗付之受宫人:当为鸠摩罗什及受宫人。鸠摩罗什,晋代高僧,天竺人,7岁出家,从师受经,日诵千偈,妙解大乘经,后秦时入中国,被待为国师之礼。受宫人,为受宫刑之人,即太监。此谓僧人和太监能起色不起。(12)刘倚:后汉、宋、元、明史皆载有刘琦之名,但却名姝者不详为何朝之刘琦。(13)磨涅:犹石磨。(14)磷缁:谓使坚白之物受磨而薄,受染而黑,喻受外境影响而同化。(15)革:急也。病革:即病急。

    (按语)

    本段原文选自《养生四要》之《寡欲第一》与《广嗣纪要》之《寡欲第二》,都是论述纵欲之害和寡欲之利的。但内容各有侧重,互不重复。本篇是侧重于论述养生长寿必须节制房事,《广嗣》篇侧重于论述欲得优生子嗣则必须寡欲。至于如何节欲,原文重复强调了《广嗣纪要》中“寡欲只在谨独”之法,以使“夫妇有别,远情欲也”。还指出:“古人教子,舞刀、舞剑、学文,朝习夕游焉,所以涵养德性,禁其非心也。”这就是要丰富文娱体育活动,且使“气质清明,德业成就,福寿绵长”,是积极有益的养生之道。

    此外,原文论述寡欲的一个重要思想,也是必须提倡的,即反对早婚。如原文引用吕洞宾的诗云:“二八佳人体如酥,腰间伏剑斩愚夫,分明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髓骨枯。”这首诗形象地指出早婚有丧生殒命之害,还用利刃、鸩毒为喻,警告纵欲之人,还从脏腑气血理论上阐明节欲养生的重要性,并批判了好色者“以御女为长生之术”的荒谬说法。大力倡导他人提出的“欲不可纵,纵则成灾,乐不可极,乐极生哀,可谓知养生矣”。

    (原文)

    五味稍薄,则能养人,令人神爽,稍厚随其脏腑各有所伤……初伤不觉,久之则成病也。人食必兼味者,相因欲其和也。无放饭,无流者(1),节之礼,谨防其过也。凡人食时微觉胸中不快,此食伤也。服消导之剂以助脾之传化,不可隐忍,久则成积矣……凡有喜嗜之物,不可纵口,当念病从口入,惕然自省。如上古之人,饥则求食,饱则弃余,可也。苟不如节,必餍足(2)而后止,则气味之偏,害其中和之气。传化之迟,斯成苑(3)病之积矣。为胀为满为痛,纵一时之欲,贻终身之害。

    ——《养生四要》

    (注释)

    (1)歠(chuo卓):饮。

    (2)餍(yan足):饱足。

    (3)苑:疑为“菀”字之误。菀,积也。

    (按语)

    本段原文主要谈饮食养生之意义,认为肠胃是饮食水谷受纳。消磨之场所,饮食多少应有分数。过多肠胃则不能受纳,或溢而上出,或不得消化而停滞于中,此与《黄帝内经》“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的观点是一致的。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打印文章】【网上投稿关闭窗口
上一篇:养生名著—《寿世保元》
下一篇:养生名著—《荀子》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