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求医问药 > 家庭医生 > 健康问答
1.5型糖尿病悄悄袭来?
http://www.xxmy.com ] 点击数: 【字体:
随着患病率在全球的快速增加,糖尿病已成为继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大疾病。不仅如此,它还带来了巨大的社会问题:在美国,糖尿病占用了全国卫生资源的1/7。当众多的糖尿病患者逐渐对“三多一少”、“胰岛素”等术语耳熟能详的时候,却没有意识到还有一种“1.5型糖尿病”正悄悄地吞噬着人们的健康。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周智广教授多年来一直在研究这种临床表现介乎于1型和2型糖尿病之间的所谓“1.5型糖尿病”。他告诉记者,这一疾病的学名叫做“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英文简称为lada。顾名思义,lada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胰岛β细胞破坏为主,因此从本质上属于1型糖尿病。但它的起病又具有隐匿、迟发的特点,发病初期口服降糖药治疗有效,无需使用胰岛素,这点又符合2型糖尿病的特点。

  周智广教授指出lada的最大危害在于,其临床表现不同于人们所熟知的青少年1型糖尿病,而看起来跟2型糖尿病又没什么两样,非常容易被误诊为2型糖尿病。目前估计,lada这种特殊类型的糖尿病约占10%~15%,这意味着,在我国4000多万糖尿病患者中约有lada患者400万。单凭临床表现他们都有可能被误诊为2型糖尿病,从而影响正确的治疗,不利于疾病的控制和预后。而早期确诊就必须依靠抽血化验,判断是否存在胰岛自身抗体,另外测定胰岛功能也很重要——如同时存在胰岛分泌功能减退则更支持lada的诊断。

  从1995年起,周智广教授等共积累了5000多例病例资料,取得了国内外领先的科研成果。他们率先评价了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与胰岛细胞抗体(ica)的诊断价值,证实联合检测gad-ab与ica能够显著提高lada的诊断敏感性。首次研究证明了羧基肽酶-h抗体(cph-ab)是诊断lada的一项新免疫学指标,从而拓展了lada的疾病谱,明显提高了诊断效率。记者了解到,在国内能同时独立进行上述几种抗体检测的只有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正是利用成熟的lada实验室诊断技术,他们首次报道了国人lada的患病率高达14.8%。

  他们提出的lada早期(非胰岛素依赖阶段)诊断标准已经被国内同行广泛应用于研究与临床诊治中。这一诊断标准包括:发病年龄大于15岁而发病6个月内无酮症发生;发病时非肥胖;可伴有甲状腺或胃壁细胞等的特异性自身抗体;或具有1型糖尿病易感基因;胰岛β细胞自身抗体阳性;排除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及青年人的成年型糖尿病(mody)。周智广教授说,在临床上对于貌似2型糖尿病的形体较瘦的患者,如果年龄大于15岁且起病较普通2型糖尿病为快,三多

一少症状明显,初期口服降糖药有效但半年到一年后失效而必须使用胰岛素治疗者,医生要高度警惕lada的可能性。

  lada治疗的重点主要放在保护患者残余的胰岛功能上。除了基础的饮食治疗和加强锻炼外,对于患者来说,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是尽早开始注射胰岛素,因为外源性胰岛素能使自己的胰岛β细胞得到休息。因患者有胰岛功能衰减的倾向,为避免过多刺激胰岛素分泌而加速胰岛功能衰竭,目前一般不主张服用优降糖等磺脲类降糖药。

  曾经获得全国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中国青年科技奖的周智广教授在lada的治疗方面也有着深入的研究。他首次采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早期lada患者:利用祖国传统中药提取物雷公藤多甙小剂量进行治疗,发现能够抑制胰岛自身免疫反应,从而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且副作用很小。另外,他们还报道了罗格列酮与胰岛素合用对lada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保护作用。周智广教授还提醒大家,在确立了正确的治疗方案后,应注意经常到医院复查胰岛β细胞功能,了解其动态变化以随时调整治疗模式。坚持半年到一年复查一次gad-ab,以掌握其变化情况。这种定期检查有助于疾病的控制和转归,并可以在血糖控制良好的基础上,避免和减少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打印文章】【网上投稿关闭窗口
上一篇:有谁该用胰岛素泵?
下一篇:囊肿会癌变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