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求医问药 > 家庭医生 > 小病自疗 > 儿科疾病
黄疸(新生儿)
http://www.xxmy.com ] 点击数: 【字体:
    新生儿黄疸是发生在新生儿期的一组临床症状,表现为皮肤、巩膜及黏膜黄染的临床现象。本病属于中医学“黄疽”、“胎黄”,“胎疽”范畴.若出现拒奶,尖叫、凝视、角弓反张、抽搐时,则属于中医学“胎黄动风”的范畴。
    病因病理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责于湿邪。或由于孕母感受湿邪,郁而化热,湿热熏蒸,传于胎儿,其病机主要为;湿热之邪,郁于脾胃,熏蒸肝胆,以致胆汁外泄而皮肤、面目黄染:新生儿脾常不足,若受孕母之湿所传,或生后感受湿邪,蕴蓄脾胃,脾阳受困,寒湿阻滞,气机不畅,肝失疏泄,胆汁外溢,发于肌肤而发黄,小儿禀赋不足,脉络阻滞,或湿热蕴结肝经日久,气血郁阻,肝胆疏泄失常而发黄.
    西医学认为,新生儿黄疽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分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大类.生理性黄疸主要是由于新生儿红细胞破坏过多及肝脏微粒体内葡萄糖醛酰转移酶含量极低,使胆红素产生增加、肝细胞结合胆红素能力不足所致,病理性黄疽的病因复杂,其中包括病毒、弓形虫、感染、细菌、药物等.因这些病因的作用,一方面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能力下降,另一方面肝细胞变性、坏死,胆红素因而进入血流;同时,肿大的肝细胞压迫胆管,造成阻塞性黄疸的特点。
    治疗
    (一)一般治疗 
   
注意保暖,生后尽早喂养,注意热卡的供给,以减少胆红素肠杆循环。避免感染,并服用维生素B、C,补充维生素A、D。避免使用引起溶血性的药物,如维生素K3、磺胺类、红霉素及先锋霉素等。
    (二)中医辨证论治
    1.湿热内蕴
    面目皮肤发黄,颜色鲜明如橘色,烦躁啼哭或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指纹紫。
    [治法]  清热利湿退黄。
    [方药]  茵陈蒿汤加减:茵陈7克,栀子3~7克,大黄3克。呕吐者,加半夏、竹茹;腹胀者, 加厚朴、枳实;热重者,加黄芩、黄连;湿重者,加茯苓、车前子、泽泻。
    2.脾虚湿困
    面目皮肤发黄,顔色晦暗,精神倦怠,不欲吮乳,时时便溏,或大便灰白,小便黄少。唇舌偏淡,苔白滑,指纹淡。
    [治法]  健脾温中化湿。
    [方药]  茵陈理中汤:茵陈7克,干姜4克,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各5克。四肢不温者,加桂枝、附片;大便稀薄者,加苍术、山药;食少纳差者,加砂仁、神曲。
    3.气血瘀滞
    面目皮肤发黄,颜色晦滞,日益加重,腹部胀满,青筋暴露,肝脾肿大质硬,小便短黄,大便秘结或灰白,唇色暗红,或衄血。舌见瘀点,指纹紫。
    [治法]  化瘀消积退黄.
    [方药]  血府逐瘀汤加减:柴胡、桔梗、枳壳、甘草、桃仁、当归、川芎、生地、红花、牛膝各5克。小便黄短,大便干结者,加茵陈、栀子、大黄;黄疸日久者,加金钱草、龙胆草。
    (三)现代西医西药治疗
    治疗应分清病因,区别对待,溶血性黄疽的治疗应采取综合措施,如光照疗法、换血疗法、使用酶诱导剂等,以降低血清胆红素,防止核黄疽的发生。新生儿肝炎症重者,给予抗感染、激素等治疗,危重患儿可试用干扰素。胆道畸形、闭锁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1.光疗
    本病的治疗应首选光疗,再辅以药物,绝大多数患儿都能获得满意疗效。
    光疗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方法,可使间接胆红素氧化、异构为一种无毒性水溶性双吡咯化合物,从胆汁或尿中排出,降低血胆红素浓度。多应用波长为425~475纳米的蓝光,但普通日光灯也有效。单面和双面光疗均可,后者效果更佳。光疗时间为24~48小时,必要时可重复照射。光疗时患儿应裸体,注意保护眼睛和生殖器.为避免发生青铜症,直接胆红素大于68徽摩尔/升时不予光疗。
    2.药物治疗
    (1)肝酶诱导剂:常用苯巴比妥,生后第1周口服有效,剂量为每天4—8毫克/千克体重,分2~3次.
    (2)减少游离间接胆红素;白蛋白可与间接胆红素结合而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1克白蛋白可结合15毫克胆红素。用法为每次1毫克/千克体重,加葡萄糖10一20毫升静脉缓慢推注或滴注,每日2次。无白蛋白时可用血浆每次25毫升。
    (3)减少肠肝循环:口服lo%活性炭5毫升,每日3次,或琼脂每次125~250毫克,每日3次。
    (4)对免疫性溶血所致的黄疽可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抑制抗原抗体反应,提高肝酶活力.常用泼尼松每日l~2毫克/千克体重口服,或地塞米松每日o.5~1毫克/千克体重静注.
    (5)如患儿总胆红素过高,为防止后期发生胆汁黏稠综合征,或患儿直接胆虹素增高,均可给予利胆药,如利胆素每次125毫克,每日2次.
    3.换血疗法
    换血可较快地清除血中游离胆红素、抗体和致敏红细胞,并可提供白蛋白及纠正贫血,改善携氧,防止心力衰竭。
    (四)中成药疗法
    茵栀黄注射液,每次40一60毫升,加等量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用于湿热熏蒸证。
    (五)外治疗法
    黄柏30克。煎水去渣,水温适宜时,让患儿浸浴,反复擦洗10分钟,每日1~2次.
    预防与护理
    (1)妊娠期注意饮食卫生,忌酒和辛辣之品,不可滥用药物。如孕母有肝炎病史,或曾产育病理性胎黄婴儿者,产前宜测定血中抗体及其动态,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性服药。
    (2)注意保护新生儿脐部、臀部和皮肤,避免损伤,防止感染。
    (3)婴儿出生后应注意皮肤色泽,如黄疸过早出现或过迟消退,或黄疸逐渐加深,以及黄疸已退而复现等,及时检查,使病理性胎黄早期明确诊断。
    (4)注意观察胎黄婴儿全身证侯,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吸吮困难,惊惕不安,二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打印文章】【网上投稿关闭窗口
上一篇:夏季热
下一篇:败血症(新生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