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是一种动物传染病,它不仅在犬类中传播,也能在其它一些野生动物中传播。这种疾病通过动物或人类与患病动物唾液的密切接触(即被患病动物咬伤、抓伤、舌舔,致使狂犬病毒通过破损的皮肤和黏膜进入身体)而传播。一旦出现狂犬病症状,无论对人或动物都是致命的。
狂犬病的最初症状并无特异性,多表现为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或)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在急性期,则多表现为狂躁(狂怒狂犬病)或麻痹(无声狂犬病)。无论是狂怒狂犬病还是无声狂犬病,其最终的发展都是进一步的麻痹进而昏迷和死亡。通常的死因是呼吸衰竭。在无加强保健的情况下,死亡常发生在疾病发生的第一周。
发病率估计全世界每年由狂犬病造成的死亡在4万~7万例,非洲和亚洲人口密集的国家,狂犬病流行,死亡人数亦多。据估计每年有1000万人由于接触被怀疑为患了狂犬病的动物而接受治疗。
自从1990年以来,一些西欧国家已经消灭了野生动物中的狂犬病,开展口服狂犬病疫苗运动成为预防狂犬病的手段。据报道,近年来由于中国、泰国、斯里兰卡和拉丁美洲改进了狂犬病流行区人口的预防、治疗以及狗服狂犬疫苗的工作,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狂犬病发病有明显的下降。
传播在发展中国家,狂犬病目前主要是在野生动物宿主中发生,患病的动物再传染给同类动物和人类。
人类感染狂犬病的最常见渠道是被感染了狂犬病的狗、猫、野生食肉动物如狐狸、浣熊、臭鼬、豺和狼,以及食虫和吸血的蝙蝠咬伤。牛、马、鹿和其他的草食动物也能传播狂犬病毒给其他动物和人,但这很少见。
暴露治疗怀疑被狂犬病毒感染了的伤口,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用水冲洗伤口,或者用肥皂、清洁剂冲洗后再用普通水清洗伤口,然后用酒精和碘酒消毒。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分类原则,对Ⅱ类和Ⅲ类伤口病人,要尽可能快地口服抗狂犬病疫苗。对所有Ⅲ类伤口病人和有免疫抑制的Ⅱ类伤口病人,要给以注射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伤口要延迟缝合。但如果需要,免疫球蛋白必须首先使用。同时,抗破伤风治疗、抗生素和其它抗感染治疗也要进行。在缺乏高质量且价钱贵的人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情况下,高纯度的马血清免疫球蛋白也可以起到部分免疫作用。
如果咬了人的动物被怀疑患了狂犬病,应立即逮住并杀掉。如果被咬伤的伤口是Ⅲ类伤口,病人应立即开始抗狂犬病治疗,但如果咬人的狗或猫10天之后仍然健康地活着,病人的治疗可以停止。如果动物死亡,应采取组织标本送检以明诊断。兽医部门应及时通报动物狂犬病的流行病学情况。
儿童狂犬病所获得的资料一致表明,30%~60%的狂犬病人发生在15岁以下的儿童。这些儿童大多数未得到治疗,因为他们没有向他们的父母或卫生部门报告。为了减少儿童狂犬病死亡率,应在尚未开展狗狂犬病免疫或控制活动项目的地方加强或发起以下活动:促进适当而快速的狗咬伤治疗保健;在狗狂犬病高度流行的地方增加脆弱人群包括儿童的预防免疫机会;促进有效而经济的狂犬病治疗方法的应用;通过狗预防接种预防狗狂犬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