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使更多人对自己抱有好感 < 《顺应自然的生存哲学》 < 中医中药秘方网  
 努力使更多人对自己抱有好感

 
  不要分辩和抱怨,也不要说别人和公司的坏话
  无论哪一家公司,其中都有被称作红人的人。这并不是说他们是美男子或美人,而作为一个人来讲是极富魅力的人。他们具有性格开朗而豪爽、正直而坦诚、与人交谈无不平等相待、对任何人既不卑也不亢等优点。这样的人自然就很有人缘。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其捷径虽说只要以这些富有魅力的人为榜样,努力效仿就行了,但一般人却往往很难做到。

  在我的同事当中,也有一个具有这样魅力的人。他是一个所谓颇有真正男子汉气慨的豪放型的人。不管遇到谁,他都非常爽快地招呼致意,而特别让我感到佩服的是:对于女职员,除了致意"早上好"之外,总还要再添加上一句什么话:"啊,今天你还是打扮得那么漂亮。""你身上这件罩衫非常合身。"他说这番话的时机和那仿佛若无其事、顺口说出的样子,都掌握得恰到好处。我想,即便是那些被称为性格阴郁、固执的女职员,也多半会报之以微笑的吧。我也曾试着模仿过他的做法,但怎么也学不会。对于一个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凡事过于认真的我来说,确实很难做到。假若是涉及工作上的话题,我可以滔滔不绝地讲个不停。可是,若让我说"你真漂亮啊!"之类的话,我却无论如何也开不了口,即便对方真是个美人(越美越是如此)。有意思的是:因为我担心自己笨嘴笨舌,所以说起来更显得装模作样,假惶惺的了。

  我以为,处理人际关系有以下秘诀。不论是谁只要想做,马上便能付之实践,并且会收到显著的效果。其中第一个是"不要为自己分辩"、"不要转嫁责任"。

  比如出现以下情况:客户提出赔偿要求;因工作上的问题而受到上司的警告;提交报告书误期--无论哪一件事情,对本人来讲肯定有各自的理由。但是在上司看来,不管其中有什么理由,工作未得顺利进展则是事实。倘若从上司的立场来讲,他不愿听你的分辩之辞,何况把责任转嫁给别人,则更认为是不可取的。在这种情况下,重要的是:姑且采取老老实实地听取上司意见的态度,必要时还需坦诚地表示道歉。若上司追问起原因,那时再予以说明即可。反之,倘若为自己分辩,或者把责任推给他人以求逃脱,那么在上司的头脑里,定会感到:"此人若抱这样的态度,恐怕将来还会犯同样的错误吧。"

  过去,我本人的性格也很倔强、固执,所以总不能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的过错,而自己却始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肯定做了不少为自己辩解、推卸责任的事情吧--现在想来不觉一怔,可谓羞愧交集。

  第二个秘诀是:不要抱怨、发牢骚、决不在背后中伤别人,说别人的坏话

  这一点看去似乎很简单,但在公司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里,却是很难做到的。人,本来就是极其脆弱的动物。在同事中,当有的人先于自己发迹,或受到上司的厚待时,便会产生嫉妒心理。一想到自己怀才不遇,便满腹牢骚。一生气,便中伤别人,背地里说别人的坏话,欲以证明自己是受害的一方。我在"受害者意识"一节中已提及,假如用这样的方法也能消除精神紧张的话,则只能说可收到一时的效果。但,若总是反复地用此方法,则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为习惯。越是发牢骚、越是说坏话,事后就越会产生诸种顾虑,越会感到后悔不已。为了竭力使自己从这种后悔中摆脱出来,又会进一步发牢骚,说坏话。这样,势必形成恶性循环,使事情不断地朝着消极的方向发展。

  其中,特别是动辄说公司的坏话,说自己怀才不遇的人。这些人在内心的深处,潜藏着这样一种想法:"现在我所从事的工作不适合自己,毫无意义。我本应从事更为高级的工作,这才称得上具有人生价值。然而,现在却让我做这样乏味无聊的工作。总之,公司太可恶了。上司不具识人慧眼。周围环境也不好。"由于存在着这样的想法,他们不热心于眼前所从事的重要工作,自然也不会取得什么显著的成绩。于是,他们更加说上司和公司的坏话,甚至有的大发牢骚,称自己成了公司的"牺牲品"。

  早稻田大学教授加藤谛三在其所著的《"钻牛角尖"的心理》(三签书房)一书中,曾就这样一些人的心理作过如下的分析:"那些(总是对周围的一切)抱有不满的人,看不到别人的努力。他不知道别人为了做成某件事而付出了多大的努力。他便认为周围的人对他本人也应报以更多的关心、爱护才是。尽管自己努力的程度不及他人,但本人却认识不到这点,其结果,他只是一味地为自己的职位高低而感到不满。还存在着一种可能:即便付出了努力,然而未能达到其预期的效果。例如在学习中也是一样,应作符合自己实际的安排。否则,纵然付出努力也收不到什么效果。--就好比自己的英语会话能力只有初级水平,却偏要听高级英语班的课程,其效果也无非是事倍功半而已。在公司内部也存在着与此相同的情况。对公司内的职务抱有不满的人,在其公司里也总是努力去扮演着一个并非他本人所期望担当的角色。"

  倘若如此,公司内部的人际关系便无法处理得非常圆满。周围的人对他则敬而远之,本人也只会落得个更加孤立的处境。若将二者,即这类人和极有人缘、极富魅力的人所持的态度相比,我们就会明白:所谓理想的人际关系应是什么样的了。


【返回首页】
上页 目录 下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