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纲目》
【拼音名】 Yóu Tónɡ Zǐ
【别名】 桐子(《纲目》),桐油树子(《岭南采药录》),高桐子(《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油桐果(《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 为大戟科植物油桐的种子。秋季果实成熟时收集,将其堆积于潮湿处,泼水,覆以干草,经10天左右,外壳腐烂,除去外皮收集种子晒干。
【原形态】 油桐(《品汇精要》),又名:罂子桐、虎子桐(《本草拾遗》),荏桐(《本草衍义》),光桐、五年桐、百年桐、光面桐。
落叶乔木,高3~10米。有粗壮无毛之枝,幼枝稍具长毛。叶互生,革质,卵状心脏形,长10~15厘米,宽6~1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心形或截形,全缘.有时浅3裂,下面具疏毛或后变无毛,绿色有光泽;叶柄长4~10厘米,顶端有红紫色2腺体。花先叶开放,单性,雌雄同株;成圆锥状复聚伞花序,密集小枝顶端;萼片2裂,绿色,具细毛;花瓣5,白色,覆瓦状排列,基部具橙红色的斑点与条纹,内面无毛;雄花具雄蕊8~10,或可至12枚,排列呈2轮,外轮雄蕊着生于近基部的分离,内轮的较长而合生,花药橙红色;雌花子房有毛,3~5室,花柱与子房室同数,柱头2裂。核果近球形,顶端急尖,平滑,直径4~5厘米,内具种子3~5颗。种子阔卵圆形,背圆拱,腹部平。花期4~5月。果期10月。
本植物的根(油桐根)、叶(油桐叶)、花(桐子花)、未成熟的果实(气桐子)以及种子榨出的油(桐油)等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生境分布】 喜生于较低的山坡、山麓和沟旁。分布四川、湖北、湖南、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甘肃、江西、浙江、广东、广西、福建、台湾、贵州,云南等地。
【化学成份】 各地产的油桐子的一般组成虽有差异,但总的说,种子含油约35%,种仁含油约50~61%。另一报道,果实含粗脂肪61.500%,粗蛋白质16.569%,水分3.742%,大部分的糖为非还元性糖,此外又含戊聚糖6.68%。
油桐子榨油后的桐饼,尚含油3.1~6.6%,又含氮2.12%,磷1.13%。因含有能引起动物胃肠炎的毒性皂甙,故不作饲料而常用为肥料。此种有毒成分在油中溶度小,故桐饼的毒性远比桐油为大。据说,在70~100℃久热或在高压蒸气中2小时,该毒性成分能被破坏,但可能还含其他毒素。
种仁中蛋白质种类尚少研究,其能溶于水者,可能为一种磷糖蛋白质;又用稀盐酸、10%食盐水、0.2%氢氧化钠,曾分别分出几种蛋白质。桐饼蛋白质的组成氨基酸以精氨酸(10.87%)、缬氨酸(8.33%)、亮氨酸(7.67%)和苯丙氨酸(7.28%)等为多。
同属植物Aleurites montana的种子组成及其所产的油,都与油桐极相似。此植物的油名木油,国际上常称为中国木油,而油桐所产的油名为桐油。由于此二种油性质相似,故常混淆不清。木油中的桐酸含率为75%,比桐油的77%略低。
【性味】 ①《本草拾遗》:"有大毒。"
②《纲目》:"味甘。"
【功能主治】 吐风痰,消肿毒,利二便。治风痰喉痹,瘰疬,疥癣,烫伤,脓疱疮,丹毒,食积腹胀,大小便不通。
①《纲目》:"风痰喉痹,以子研末吹入喉中取吐。"
②《岭南采药录》:"磨水涂瘰疬。"
③《贵州民间方药集》:"有利便、催吐、镇咳作用。消积食,治气胀,并治妇女月经不调。外用可治毒疮、疥癣。"
④《福建民间草药》:"消肿解毒,治疥癣、烫伤。"
【用法用量】 外用:研末吹喉、捣敷或磨水涂。内服:煎汤,1~2枚;磨水或捣烂冲水服。
【注意】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孕妇慎服。"
【附方】 ①治瘰疬:桐油树子磨水涂,再以一、二个和猪精肉煎汤饮。不可多用,宜多服数次。(《岭南采药录》)
②治疥癣:油桐果捣烂绞汁敷抹。
③治烫伤:油桐果捣烂绞汁,调冬蜜敷抹患处。
④治锈铁钉刺伤脚底:鲜油桐果和红糖捣烂敷贴。(②方以下出《福建民间草药》)
⑤治脓疱疮:嫩油桐果切开,将果内流出的水涂患处。(《河南中草药手册》)
⑥治丹毒:油桐壳焙焦,研细面,香油调涂患处。(《河南中草药手册》)
⑦治大小便不通:桐油树种子一粒。磨水服,大约半粒磨水一两。(《贵州草药》)
【摘录】 《*辞典》
【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纲目》:冈桐,即白桐之紫衣者。油桐,枝干花叶并类冈桐而小,树长亦迟,花亦微红。但其实大而圆,每实中有二子或四子,大如大枫子。其肉白色,味甘而吐人。亦或谓之紫花桐,人多种莳收子,货之为油,入漆家或艌船用,为时所须,人多伪之,惟以篾圈蘸起如鼓面者为真。
【拼音名】 Yóu Tónɡ Zǐ
【英文名】 Seed of Tungoiltree
【别名】 桐子、桐油树子、高桐子、油桐果。
【来源】 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油桐的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ernicia fordii (Hemsl.)AiryShaw[Aleurites fordii Hemsl.;A.cordata Muell.Arg.]
采收和储藏: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将其堆积于潮湿处,泼水,覆以干草,经10d左右,外壳腐烂,除去外皮,收集种子,晒干。
【原形态】 油桐 小乔木,高达9m。枝粗壮,无毛,皮孔灰色。单叶互生;叶柄长达12cm,顶端有2红紫色腺体;叶片革质,卵状心形,长5-15cm,宽3-14cm,先端渐尖,基部心形或楔形,全缘,有时3浅裂,幼叶被诱色短柔毛,后近于无毛,绿色有光泽。花先叶开放,排列于枝端成短圆锥花序;单性,雌雄同株;萼不规则,2-3裂;花瓣5,白色,基部具橙红色的斑点与条纹;雄花具雄蕊8-20,排列成2轮,上端分离,且在花芽中弯曲;雌花子房3-5室,每室1胚珠,花柱2裂。核果近球形,直径3-6cm。种子具厚壳状种皮。花期4-5月,果期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喜生于较低的山坡、山麓和沟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栽培】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怕严寒,栽培区域范围在北纬22°15’-34°30';东经99°41'-122°07'。年平均温度16-18℃,在10℃以上的活动积温在4500-5000℃,全年无霜期240-270d,能耐冬季暂短低温(-8- -10℃),长期处于-10℃以下则引起冻害。遇春季晚霜及花期低温受害极大。年降雨量900-1300mm。以阳光充足、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质壤土栽培为宜。可与花生、油菜、芝麻、赤豆、蚕豆等间作,亦可与杉树、茶树混交。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采用成熟果实,去皮后立即播种或用湿沙贮藏。春播,按行株距4m×4m开穴,每穴播种子2颗,覆土6cm,稍加镇压。经1-2个月出苗。出苗后每穴留壮苗1株。
田间管理 生长期间要松土除草,施追肥,以磷钾肥为主。冬季要在行间中耕,并施以厩肥、堆肥。雨季要开沟排水。
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枯萎病、角斑病;虫害有桑白盾蚧、油桐尺蠖、橙斑白条天牛等。
【化学成份】 种子含46%脂肪油(桐油),主要成分为桐酸(eleostearic acid),异桐酸(isoeleostearic acid)及油酸(oleic acid)的甘油酯。
【性味】 甘;微辛;性寒;大毒
【功能主治】 吐风痰;消肿毒;利二便。主风痰喉痹;痰火痹疬;食积腹胀;大、小便不通;丹毒;疥癣;烫伤;急性软组织炎症;寻常疣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枚;或磨水;或捣烂冲。外用:适量,研末敷;或捣敷;或磨水涂。
【注意】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孕妇慎服。
【各家论述】 1.《纲目》:风痰喉痹,以子研末吹入喉中取吐。
2.《岭南采药录》:磨水涂瘰疬。
3.《贵州民间方药集》:有利便、催吐、镇咳作用。消积食,治气胀,并治妇女月经不调。外用可治毒疮、疥癣。
4.《福建民间草药》:消肿解毒,治疥癣、烫伤。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