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全部导航ABCDEFGHJKLMNOPQRSTWXYZ

地皮消

目录
“地皮消”在《*辞典》
“地皮消”在《中华本草》

 

《*辞典》:地皮消

【出处】 《云南中草药选》

【拼音名】 Dì Pí Xiāo

【别名】 地皮胶、刀口药、蛆药(《云南中草药》)。

【来源】 为爵床科植物喜栎小苞爵床全草。夏、秋采集,切碎,晒干。

【原形态】 喜栎小苞爵床,又名:岩威灵仙、芦莉草。

多年生草本,高约20厘米。根茎粗短,匍匐上升,其上有肥厚的须根。叶对生,密聚,长圆形,长2.5~8厘米,宽1.5~3.6厘米,先端钝,基部楔形,边缘皱波状,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疏被小刺毛,侧脉8~9对;叶柄长约0.5厘米。花自叶腋抽出,有花葶数条,分枝或不分枝,其上有叶状苞叶,花腋生于苞叶内;花冠淡紫色,管状,上部膨大,宽达1.5厘米。蒴果角状,长约2厘米,瓣裂,有种子多数。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灌木丛中或草地上。分布云南、贵州等地。

【性味】 《云南中草药》:"甘淡,平。"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治肺炎,扁桃体炎,腮腺炎,瘰疬,脓肿疮毒,骨折,创伤感染。

①《云南中草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治骨折,淋巴结结核,腮腺炎,外伤出血。"

②《云南中草药选》:"消炎拔毒,生肌,散瘀生新,杀虫。治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肺炎,疮毒脓肿,伤口感染生蛆。"

③《贵州药植目录》:"治劳伤,发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4钱。外用:研末撒或煎水洗。

【临床应用】 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取地皮消3钱,1日两次煎服。观察20例,用药后平均19小时退热,扁桃体红肿一般在3~4天内消失,4~5天临床治愈。

【摘录】 《*辞典》

《中华本草》:地皮消

【出处】 出自《云南中草药选》

【拼音名】 Dì Pí Xiāo

【英文名】 all-grass of Delavay pararuellia

【别名】 地皮胶、刀口药、蛆药、一扫光、红头翁、岩威灵仙

【来源】 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地皮消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raruellia delauayana (Baill.) E. Hossain [Ruellia delauayana Baill.; Hemigraphis drymophila Diels;Ruellia drymophila (Diels) Hand.-Mazz;Pararrueeia dry-mophila (Diels) C. Y. Wu et H. S. Li]

采收和储藏:丰、秋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 地皮消 多年生草苯高,30-50cm。根状茎短柱状,白色近肉质,根十数条。叶近基生,密mm;叶片长圆形至斜倒披针形,长3-13cm,宽2-4cm,先端圆钝,基部楔形,边具圆齿波状,叶上面绿以,下面淡绿色,两面疏被小刺毛;侧脉6-9对,整齐而明显。花葶数条,分枝或不分枝,分枝处各有1对苞片;花淡紫红色,腋生于苞片内;萼5深裂,裂片极狭;花冠管状,上部膨大,宽达1.5cm,冠檐5裂,裂片近相等;雄蕊4,二强。蒴果棒状,长约2cm,基部狭。种子多数,生于果的上部。花期5-7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丛地边或灌木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贵州、云南、四川。

【性状】 性状鉴别 根茎横生,长1-3cm,直径1-3mm,节必;向下有十余条根,根长2-10cm,直径1-3mm,略肉质。外表面棕黄。色。质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皮部棕褐色,中心木部黄白色,易与皮部分离呈裂缝状。气微,味微甜。

【性味】 味微苦;辛;性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主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痄腮;瘰疬;痈肿疮毒;跌打骨折;外伤感染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外用:适量,研末撒或煎汤洗。

【注意】 《云南中草药》:“忌酸冷、鱼腥。

【各家论述】 1.《云南中草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治骨折,淋巴结结核,腮腺炎,外伤出血。

2.《云南中草药选》:消炎拔毒,生肌,散瘀生新,杀虫。治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肺炎,疮毒脓肿,伤口感染生蛆。

3.《贵州药植目录》:治劳伤,发表。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