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全部导航ABCDEFGHJKLMNOPQRSTWXYZ

鸱头

目录
“鸱头”在《*辞典》
“鸱头”在《中华本草》

 

《*辞典》:鸱头

【出处】 《别录》

【拼音名】 Chī Tóu

【别名】 鹦头(《唐本草》)

【来源】 为鹰科动物白尾鹞

【原形态】 白尾鹞,又名:鸢(《诗经》),鸱(《庄子》),鸭、负雀(《尔雅》),雀鹰(陆玑《诗疏》),鹞(《尔雅》郭璞注),鹞鹰(《说文解字》注),灰鹰、白抓、灰鹞、鸡鵟。

体长约48厘米。嘴黑,基部带蓝,蜡膜绿黄。虹膜黄色。上体包括两翅的表面大都蓝灰色;额、头预青灰色,后头缀以褐色,羽基的白色亦常展露于外;耳羽下后方以至于额的羽毛蓬松而稍卷曲,略成脸盘状;外侧6枚初级飞羽黑色,先端具灰色羽缘,羽基白色;尾上覆羽纯白,中央一对尾羽与背同色,次二对亦灰而具暗灰横斑,外侧尾羽大都白色,亦杂以灰暗横斑。胸与头同。但色较淡;胁、腹、尾下覆羽和覆腿羽纯白。脚与趾均黄,爪黑。雌鸟上体大都暗褐;下体棕黄,而杂以棕褐色纵纹。

【生境分布】 栖息于开阔地区,常单独生活。飞行轻捷,繁殖在东北和新疆西部,遍布全国境内,为旅鸟和冬候鸟。

【性味】 ①《别录》:"咸,平,无毒。"

②《纲目》:"微毒。"

【功能主治】 《别录》:"主头风眩颠倒,痢疾。"

【用法用量】 内服:炙或烧存性入丸、散。

【附方】 ①治癫痫瘈疭:飞鸱头二枚,铅丹一斤。上二味末之,蜜丸梧子大。先食服三丸,日三,剧者夜一,稍加之。(《千金方》)

②治风头旋,毒发眩冒:鸱头一枚(炙令黄),闾茹一两,川椒一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温酒下二十丸。(《圣惠方》鸱头丸)

【摘录】 《*辞典》

《中华本草》:鸱头

【出处】 出自《名医别录》陶弘景:鸱,即俗呼为老鸱者,一名鸢。又有雕、鹗,并相似而大。 虽不限雌雄,恐雄者为胜。今鸱头酒用之,当微炙,不用蠹虫者。

【拼音名】 Chī Tóu

【英文名】 Sparrow hawk head

【别名】 飞鸱头

【来源】 药材基源:为鹰科动物白尾鹞的头。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rcus cyaneus cyaneus (Linnaeus)

【原形态】 白尾鹞,体长约48cm。嘴黑,基部带蓝;蜡膜绿黄。虹膜黄色。上体包括两翅的表面大都蓝灰色;额、头顶青灰色,后头缀以褐色,羽基的白色也常展露于外;耳羽下后方以至于额的羽毛蓬松而稍卷曲,略成脸盆状;外侧6枚初级飞羽黑色,先端具灰色羽缘,羽基白色;尾上覆羽纯白,中央1对尾羽与背同色,次2对亦灰而具灰横斑,外侧尾羽大都白色,亦杂以灰暗横斑。胸与头同,但色较淡;胁、腹、尾下覆羽和覆腿羽纯白。脚与趾均黄,爪黑。雌鸟上体大都暗褐;下体棕黄,而杂以棕褐色纵纹。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栖息于开阔地区,常单独生活。飞行轻捷。

资源分布:繁殖在东北和新疆西部,遍布全国境内,为旅鸟和冬候鸟。

【性味】 味咸;性平

【归经】 心;肝经

【功能主治】 祛风;定惊。主头风;目眩;痫疾

【用法用量】 内服:1-3枚,炙或烧存性,入丸、散。

【附方】 ①治癫痫ZHI ZONG:飞鸱头二枚,铅丹一斤。上二味末之,蜜丸梧子大。先食服三丸,日三,剧者夜一,稍加之。(《千金方》) ②治风头旋,毒发眩冒:鸱头一枚(炙令黄),茹一两,川椒一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食前,以温酒下二十丸。(《圣惠方》鸱头丸)

【各家论述】 《别录》:主头风眩颠倒,痫疾。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