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纲目》
【拼音名】 Biǎn Dòu Ténɡ
【来源】 为豆科植物扁豆的藤茎。
【功能主治】 ①《滇南本草》:"治风痰迷窍,癫狂乱语,同朱砂为末姜汤下。"
②《纲目》:"治霍乱,同芦萚、人参、仓米等分煎服。"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研末为散。
【摘录】 《*辞典》
【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
【拼音名】 Biǎn Dòu Ténɡ
【英文名】 stem of Hyacinth Dolichos
【来源】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扁豆的茎藤。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olichos lablab L.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 扁豆 一年生缠绕草质藤本,长达6m。茎常呈淡紫色或淡绿色,无毛或疏被柔毛。三出复叶;叶柄长4-14cm;托叶披针形或三角状卵形,被白色柔毛;顶生小叶柄长1.5-3.5cm,两侧小叶柄较短,长2-3mm,均被白色柔毛;顶生小叶宽三角状卵形,长5-10cm,宽约与长相等,先端尖,基部广楔形或截形,全线,两面均被短柔毛,沿叶脉处较多,基出3主脉,侧卧羽状;侧生小叶斜卵形,两边不均等。总状花序腋生,长15-25cm,直立,花序轴较粗壮;2-4花或多花丛生于花序轴的节上,小苞片舌状,2枚,早落;花萼宽钟状,先端5齿,上部2齿几乎完全合生,其余3齿近相等,边缘密被白色柔毛;花冠蝶形,白色或淡紫色,长约2cm,旗瓣广椭圆形,先端向内微凹,翼瓣斜椭圆形,近基部处一侧有耳状突起,龙骨瓣舟状,弯曲几成直角;雄蕊10,1枚单生,其余9枚的花丝部分连合成管状,将雌蕊包被;子房线形,有绢毛,基部有腺体,花柱近先端有白色髯毛,柱头头状。荚果镰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扁平,长5-8cm,宽1-3cm,先端较宽,顶上具一向下弯曲的喙,边缘粗糙。种子2-5颗,扁椭圆形,白色、红褐色或近黑色,长8-13mm,宽6-9mm,厚4-7mm,种脐与种脊长而隆起,一侧边缘有隆起的白色半月形种阜。花期6-8月,果期9月。
【生境分布】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主要分布于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 茎细长圆柱形,直径2-8mm,常缠绕成团,黄绿色或淡紫棕色,质较脆。三出复叶,具长叶柄,基部稍膨大;小叶片三角状卵形,先端渐尖,顶端小叶基部楔形,两侧小叶基部不均等,全缘,暗绿色。质脆易碎。气微味淡。
【性味】 甘;微温;平
【归经】 心;大肠经
【功能主治】 化湿和中。主暑湿吐泻不止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各家论述】 1.《滇南本草》:治风痰迷窍,癫狂乱语,同朱砂为末姜汤下。
2.《纲目》:治霍乱,同芦萚、人参、仓米等分煎服。
【摘录】 《中华本草》
Copyright @ 2002-2010 婵犵數濮烽弫鎼佸磻閻愬搫鍨傞柛顐f礀缁犲綊鏌嶉崫鍕櫣闁稿被鍔戦弻銈吤圭€n偅鐝掗梺缁樺笒閿曨亪寮婚敐鍛傛棃鍩€椤掑嫭鍋嬮煫鍥ㄧ☉閻撴繈鏌¢崘锝呬壕闂侀潧娲ょ€氫即鐛鈧、娑樜旈埀顒佺閸撗€鍋撶憴鍕婵炲眰鍨藉畷鎴﹀箛椤斿墽锛濋梺绋挎湰閻熝囁囬敂濮愪簻闁挎棁妫勯婊堟煙缁涘浜版慨濠冩そ瀹曨偊宕熼鐘辩礃闂備礁鎽滄慨鐢稿箰閹灛锝夊箛閺夎法鐫勯梺鍓插亞閸犳劕鈻嶉姀銈嗏拺閻犳亽鍔屽▍鎰版煙閸戙倖瀚�. xxmy.com 闂傚倸鍊搁崐鐑芥嚄閸撲礁鍨濇い鏍亼閳ь剙鍟村畷銊р偓娑櫭禍杈ㄧ節閻㈤潧孝闁稿﹤顕槐鎾愁潩閼哥數鍘卞銈嗗姉婵挳宕濆杈╃<闁绘﹩鍠栭崝锕傛煛鐏炵晫啸妞ぱ傜窔閺屾盯骞樼捄鐑樼€诲銈嗘穿缂嶄線骞冩禒瀣窛濠电姴鍟鐔兼⒒娴h姤纭堕柛锝忕畵楠炲繘鏁撻敓锟� 濠电姷鏁告慨鐑藉极閸涘﹥鍙忔い鎾卞灩绾惧鏌熼崜褏绡€缂佽妫濋弻鏇㈠醇濠靛洤顦╅梺鎼炲€栧Σ鍫濃攽閻樺灚鏆╁┑顔诲嵆瀹曡绺介崜鍙夋櫓闂佸湱澧楀妯肩不椤栫偞鐓ラ柣鏇炲€圭€氾拷10017704闂傚倸鍊搁崐椋庣矆娓氣偓楠炲鏁撻悩鍐蹭画闂備緡鍓欑粔瀵哥不椤栫偞鐓ラ柣鏇炲€圭€氾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