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中医理论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辨证论治“病”“证”释义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20-09-12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病证结合为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之一。“病”和“证”均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概念,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应用“病”“证”二字亦有严格的要求。但目前所用的教材中,对于同一类疾病表现或是相似的症状体征的组合,常有“病”“证”二字混用的现象,学生经常为此困惑而求助于任课教师。本文选取教学中常被学生问及的“痹证”“痹病”二词为例,对其混用现象加以讨论。
 
“病”“证”释义
教材释义
 
 对“病”的认识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1](文中简称中医药版教材)第4页:“疾病,是在致病因素作用下,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失衡,与自然、社会的协调统一遭到破坏的异常状态。每一种疾病往往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与发展变化规律。病名,是对该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概括总结与抽象。”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2](文中简称人卫版教材)第2页:“‘疾病’是在病因作用下,正邪斗争、阴阳失调所引起的具有自己特定发展规律的病变全过程,具体表现为若干特定的症状和不同阶段相关的证候。”
 
两版教材对于“病”的概念的阐释基本相同。二者均强调了“病”具有“共同的特点与发展变化规律”,均强调了中医病因病机关键在于阴阳失调和正邪相争。中医药版教材中列举了多个中医病名,如感冒、痢疾、痫病、消渴、痛经等,部分与现代医学病名通用。所列举的“病名”均很典型,临床不易与“证名”混用。人卫版教材从概念辨析上强调了“病”作为一个全过程的表现,可以在不同阶段表现为不同的“证”,并以温病这一以急性发热、口渴尿黄等为临床特征的外感热性病为例,指出温病发展过程中可表现为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及血分证等不同阶段,以阐述该认识。此处出现了与病名有显著区别的证名。
 
对“证”的认识  中医药版教材[1]第4页:“‘证’是中医学特有的诊断概念。在中医学的历史上以及现代文献中,对于‘证’的概念和使用不太统一,有以证为症状,或称病为证,亦有证与证候混称。当代中医学对于“证”的约定:证是对疾病过程中所处一定(当前)阶段的病位、病性等所作的病理性概括。是指机体对致病因素的反应状态,是对疾病当前本质所作的结论。”
 
人卫版教材[2]第2页:“‘证’是中医学的一个特有概念。‘辨证’是中医诊断思维过程的核心。‘证候’是疾病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某一阶段本质的反映,它以一组相关的症状和体征为依据,不同程度地揭示出当前的病位、病性、病机等。”
 
两版教材对于“证”的概念的阐释亦基本相同。中医药版教材明确指出,历史上存在着病、证、症的混用问题;人卫版教材给出了具体示例解释证的内涵。以肝胆湿热证为例,分析了证名中所强调的病位在肝胆,病性为湿热,病机是肝胆湿热。两版教材在“病”“证”概念的认识上是统一的,只是个别文字表述上的差别。都强调了“病是全过程,证是当前阶段”,以及“病是特点与规律,证是对本质的概括”的观点。
 
名词术语规范中的释义
 
 200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年会上,各界中医诊断学专家学者对“病”“证”“证候”“证素”“证名”“证型”“症”“征”“辨证”等中医名词概念展开了充分的讨论,通过了《中医“证”等有关名词概念的约定》,对上述中医名词的概念进行了明确和严格的约定,并确定了标准英译。“病(disease):与健康相对应的概念。是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病理概括。证(syndrome):中医诊断的一个特有概念,是对疾病某阶段机体整体反应状态所作的病理概括。”[3]目前通用的中医药版和人卫版规划教材都是基于此理论基础给出的定义。
 
“痹”字释义
文字义
 
“痹”本身为形声字,形从疒、声从卑。《说文解字》中对“痹”的解释为“痹,湿病也”。《荀子·解蔽》中亦说:“伤于湿而痹”。后世发展和演变过程中,“痹”作壅滞、阻塞、闭塞不通等解释,有了“闭”字的内涵。由此可见,中国古代对于“痹”字的认识,主要是“潮湿”和“阻塞”。
 
医书中的“痹”字含义
 
“痹”字在历代医书中有多种含义,可表示病名,可作为症状使用,亦可用于阐释病机。
 
“痹”表示病名  《黄帝内经》中有中医学历史上最早关于“痹”的病名的论述。《素问·痹论篇》:“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此处“痹”明显为一病名,且病因为风寒湿,与痹字“潮湿”的含义相符。
 
“痹”表示症状  医书中指症状者,分别有疼痛、麻木不仁、胀满、窒闷等多种意思。如《医学心悟·喉痹》:“痹者,痛也”,明确指出“痹”最突出的表现即为疼痛,此含义在现在的教材中仍使用广泛。清·徐灏《说文解字注笺》:“痹,肌肉麻木曰痹”,此处“痹”又指麻痹、麻木不仁的感觉。
 
“痹”表示病机  医书中用“痹”用来表示病机者,为痹阻、闭阻之义。如《华氏中藏经·论痹》:“痹者,闭也。五脏六腑,感于邪气,乱于真气,闭而不仁,故曰痹。”《景岳全书·风痹》:“痹者,闭也。以血气为邪所闭,不得通行而病也。”清代《古今图书集成·医部·皮门》中注释“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此句时,亦明确指出:“痹者,闭也,邪闭而为痛也。”此用法与痹字“阻塞”的含义相符,将“痹”作为邪气阻闭气血而不通的一种病理变化。
 
教材中“痹”字的使用举例
在“症名”中出现
 
作为症名出现时,为患者主观感觉到的“症状”,有疼痛和麻痹等不同含义。
 
中医药版教材[1]第77页解释腹痛时:“腹部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伴腹胀、呕吐、便闭者,多见于肠痹或肠结,因肠道麻痹、梗阻、扭转或套叠,气机闭塞不通所致。全腹痛,有压痛及反跳痛者,多因腹部脏器穿孔或热毒弥漫所致。”文中两次出现痹字,“肠痹”为病名,做“疼痛”解;而解释腹痛时用到了“麻痹”一词,此处做“感觉或功能完全或部分丧失”解,通常被认为是症状。
 
人卫版教材[2]第184页:“外邪痹阻足太阳膀胱经,可见头、颈、背、腰、尻、腘、踹及脚部疼痛,足小指不用等;痹阻手阳明大肠经,可见上肢外侧前缘酸楚疼痛,痿痹不用,臂痛不举,大指次指不用等。”此处前者“痹阻”为病机,但后面“痿痹不用”中的“痹”指的是疼痛,为症状。
 
在“病机”中出现
 
该用法较多出现,多为“痹阻”的形式。
 
中医药版教材[1]第15页:“心脉痹阻证指瘀血、痰浊、阴寒、气滞等因素阻痹心脉,以心悸怔忡、心胸憋闷疼痛为主要表现的证。”第140页:“风与寒湿相兼,侵袭筋骨关节,阻痹经络,则见肢体关节游走疼痛;心脉失其温通而痹阻不畅,故见心胸疼痛。”
 
人卫版教材[2]第121页:“风痹关节,则肢体关节游走性疼痛;风袭肺卫,通调失职,则浮肿突发于颜面、眼睑,继而全身。”第148页:“心病常见证候有心气虚证、心阳虚证、心阳暴脱证、心血虚证、心阴虚证、心火亢盛证、心脉痹阻证、痰蒙心神证、痰火扰神证及瘀阻脑络证。”
 
在“病名”中出现
 
痹字出现在病名里,多有表“疼痛”的含义,见于以疼痛为主症的疾病。有脏腑疾病,亦有肢体关节疾病。
 
中医药版教材[1]第17页:“突见面色青灰,口唇青紫,肢凉脉微,多属心阳不振、心脉闭阻,可见于胸痹、真心痛等患者。”第33页:“若四肢关节肿胀,灼热疼痛者,多因湿热郁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常见于热痹。”
 
人卫版教材[2]第16页:“面色淡青,多为虚寒证。面色青黑,多为实寒证、剧痛,也可见于肝病迁延日久;面色青灰,口唇青紫,伴心胸憋闷疼痛者,多属心阳虚衰兼心血瘀阻的胸痹;”第70页:“四肢疼痛,游走不定者,为行痹,以感受风邪为主,因风邪善行数变;若疼痛剧烈,遇寒尤甚,得热痛缓者,为痛痹,以感受寒邪为主,因寒邪收引凝滞;四肢沉重而痛者,为着痹,以感受湿邪为主,因湿邪沉重粘腻,阻滞气机;关节红肿热痛者,为热痹,多因感受湿热之邪;关节痛剧,伴肿大变形,屈伸受限者,为尪痹,多因湿热久蕴,痰瘀阻络所致。”
 
在“证名”中出现
 
痹字出现在“证名”里,虽使用较广,但含义不确切。此类“证名”可能并非是证的名称,而只是包含“证”字的名词。
 
中医药版教材[1]第69页:“长期从事水中作业者,易患寒湿痹证;尘肺、汞中毒、铅中毒等病与所从事的职业亦密切相关。”第80页:“四肢麻木,活动正常,伴有关节痛等,多为寒湿阻滞,可见于痹证。四肢麻木,痿废不用,多为脾胃虚弱,可见于痿病。”第140页:“此外,临床上寒淫证还有多种类型,如寒滞肝脉证、寒滞心脉证、寒凝胞宫证、寒胜痛痹证等,均可见肢冷、局部拘急冷痛、无汗、面色苍白,舌苔白,脉弦紧或沉迟有力。”
 
人卫版教材[2]第4页:“哮喘、痹证及瘾疹等病,多在气候剧变、季节转换或环境潮湿等情况下发作或加重。”第6页:“对于咳嗽、疼痛、伤寒、疟疾、痹证、厥证、水肿等常见疾病,《内经》的论述已显示出相当高的诊断和治疗水平。”第21页:“肢体筋脉迟缓,痿软无力,丧失功能,日久可致肌肉萎缩者,多见于痿证。若关节疼痛或肿胀变形,活动障碍,为痹证。”
 
此处虽写作“痹证”,但实际均指的是“痹病”,即被称作“痹证”的病,而非叫做“痹”的证名。
 
讨    论
“痹”用在症状表现或病机中时,没有歧义,且各教材用法基本一致。而用在病名或证名中时,常会让学生困惑。
 
中医病名的命名有其特殊之处
 
中医病名有悠久的历史,也有颇多的命名方法和原则。很多是以主症、临床特点及病因病机为基础,如伤寒、厥病、鼓胀、破伤风、痄腮等,见名知义,易于掌握。但这些命名方式亦有不足之处,如标准不统一,病、证、症的名称概念时有混淆,有些症状体征与病名完全一致,一病多名或多病一名的现象亦较多[2]。
 
医籍中有大量以“证”字来命名的病名
 
医书中的中医病名,有大量以“证”命名的,如“哮证”“喘证”“郁证”等。就“痹证”一词而言,不仅在文字中大量出现,甚至很多医书章节名中就直接用到“痹证”一词,而文中阐述,依然是“痹病”的内容。如《类经·十七卷·痹证》:“黄帝问曰:痹之安生?岐伯对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类证治裁·痹证》:“诸痹……良由营卫先虚,腠理不密,风寒湿乘虚内袭。正气为邪气所阻,不能宣行,因而留滞。气血凝涩,久而成痹。”《医学集成·痹证》:“清臣曰:痹者,闭而不通也。风邪胜,其痛流走,为行痹。寒邪胜,其痛甚苦,为痛痹。湿邪胜,其痛重着,为着痹。由风寒湿杂合成病,近世曰痛风,曰流火,曰历节风,皆行痹之俗名也。”《辨证录·痹证门(十一则)》:“人有两足牵连作痛,腹又微溏,人不能寐,卧倒足缩而不能伸,伸则愈痛者,人以为寒湿之成痹也,谁知是风寒湿同结于大肠乎?”中医“证”的概念明确得较晚,历史上确实存在较多的混用情况。
 
现行教材及标准中 “痹证”做病名解
 
两版规划教材文字中均既有“痹证”,亦有“痹病”,但实际都是做病名解。人卫版教材:痹证、痹病、胸痹、喉痹、咽痹等;中医药版教材:痹证、痹病等。现行的《中医大辞典》[4]中对于“痹”的解释:“痹:病名,指风寒湿邪侵袭经络、痹阻气血,引起以关节、肌肉酸痛、拘急为主症的一类疾病。”
 
现行中医病证的国家标准中,未出现“痹证”“痹病”二词作为病名条目。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GB/T 16751.1-1997)中出现大量“*痹”表述,且阐述中明确出现“痹病类疾病”的说法。如:“胸痹(心痛):因胸阳不振,阴寒、痰浊留踞胸廓,或心气不足,鼓动乏力,使气血痹阻,心失血养所致。以胸闷及发作性心胸疼痛为主要表现的内脏痹病类疾病。热痹:因热毒流注关节,或内有蕴热,复感外邪,与热相搏于关节。以发热,患病关节红、肿、热、痛等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痹病类疾病。”[5]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GB/T 16751.2-1997)出现“痹证”二字,但均为疾病之下的证名的组成部分,即“痹病”的证候分类。如“经脉筋骨证类”之下的“风胜行痹证”“寒胜痛痹证”等。
 
“风胜行痹证”是指“风寒湿邪阻滞筋骨关节而以风邪为主者,以肢体关节游走疼痛为主症的证候”;“寒胜痛痹证”是指“风寒湿邪阻滞筋骨关节而以寒邪为主者,以肢体关节固定冷痛为主症的证候”[6]。此类描述分别是痹病之下的证候分型,如“寒胜痛痹证”即为痹病的寒邪阻滞证。
 
小  结
 
“痹证”“痹病”二词在教材中混用,目前不能算是概念或者解释的错误,各种用法皆有其历史和文字渊源。“证”是中医学特有的诊断概念。在中医学的历史上,对于“证”的概念和使用不太统一,有以证为症状,或称病为证,亦有证与证候混称。但这种混用易引起学生困惑。特别在《中医诊断学》教材开篇即强调“病”“证”概念的辨析,而学习过程中又有混用出现,易使学生无所适从。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部分中医病名不规范不统一。随着近年来各种“术语”“标准”“规范”的制定,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在科研、临床中逐步改善。故建议教材中规范类似文字,将做“病名”解释的“痹证”词语,统一为“痹病”,以从医学教育起点处开始,规范中医名词术语。
 
参考文献
[1] 李灿东.中医诊断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4,15,17,33,69,77,80,140.
[2] 陈家旭,邹小娟.中医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2,4,6,16,21,70,121,148,184,199.
[3]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中医“证”有关名词概念的约定[J].福建中医药,2008,39(2):19.
[4] 李经纬.中医大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855.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GB/T16751.1-1997[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7.
[6]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GB/T16751.2-1997[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7.
 
引用本文献标准格式:
引用:刘玥芸,王利敏,赵歆.对于《中医诊断学》教材中“痹证”“痹病”二词混用的思考[J].中医药导报,2020,26(1):133-135.
作者:刘玥芸,王利敏,赵歆
Tag标签: 辨证论治(1)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