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中药材·书籍·方剂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中医词典》k~l~m > 拼音K

(拼音K)第五篇

 

骨名。包括骶骨和尾骨。《灵枢·经别》:“足太阳之正……其一道下尻五寸,别入于肛。”

 

亢阳

病因病理学名。阳气亢盛。一般指阴气不足,阳亢独亢的病机。如肝阴虚,肝阳上亢;肾阴虚,命火偏旺等。

 

亢害承制

五行学说术语。《素问·六微旨大论》:“亢则害,承乃制。”指过亢而为害者,须抵御而令其节制。五行学说认为,事物有生化的一面,也有克制的一面,用以解释人体生理平衡的调节。若有生而无克,势必亢盛之极而为害,因此应该抵御这种过亢之气,令其节制,才能维持阴阳气血的正常生发与协调。

 

扛抬法

正骨医疗技术名。用以整复肩关节脱位之技术。其法:令助手一人站于患者背后,持木杠置于患者腋窝内,并使后端稍高于患肩,前端则由术者一手握住,并渐渐向上抬起,同时令患肢屈肘成直角。另一手则紧握患肘,向外下方牵引,等到杠之两端抬平时,可将木杠向外展,同时可内收患侧肘关节,此刻即可感觉到肩关节复位之声响,整复即成功,予以适当固定即可。

 

康仲殷

唐末医生。任翰林医官。咸通十一年(870年)八月,同昌公主疾危,诏康、韩等医官治之,不效,令杀之。并收捕两家宗族三百余人。

 

康普恩

南北朝时梁代医家。生平里籍欠详。撰《脉经》十卷,今佚。

 

康平

健康安宁。《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阳气布,候反温,蛰虫来见,流水不冰,民乃康平。”

 

①身体健康。《素问·气交变大论》:“藏气不用,白乃不复,上应岁星,民乃康。”

②康复,恢复健康。《素问·五常政大论》:“其久病者,有气从不康,病去而瘠,奈何?”

 

看产人

妇产科名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是古代对接生员的称呼。

 

顑(kǎn,音坎)

通“颔”,同“颌”。腮部。《灵枢·杂病》:“顑痛,刺手阳明与顑之盛脉出血。”《灵枢·癫狂》:“骨癫疾者,顑齿诸腧分肉皆满。”

 

坎下

推拿穴位名。即气池。参见该条。

 

坎水廓

人体部位名。系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系用据八卦配自然界之物质现象而予命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坎水廓与肾、膀胱的关系紧密,其脏属肾,腑属膀胱。以辩证用药,须结合其生理、病理综合考虑。参见水廓条。

 

坎炁(qì气)

炁,同气。脐带的别名。参脐带条。

 

坎廓

人体部位名。系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系用八卦命名的廓位。见《证治准绳·杂病》。《审视瑶函》认为:“……坎正北方,络通膀胱之腑,脏属肾。”历代还有不少医家也认为坎廓与肾、膀胱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在临床中应将它们联系起来辩证施治。参见水廓条。

 

坎宫

①推拿穴位名。位于两眉上缘。《厘正按摩要术·立法》:“坎宫在两眉上,蘸汤由小儿眉心分推两旁,能治外感风寒。”有发汗解表,开窍醒神作用,用治感冒发热、头痛、目赤痛等症。

②八卦之一。参见八卦条。

 

揩摩

按摩;摩擦。《灵枢·九针十二原》:“员针者,针如卵形,揩摩分间,不得伤肌肉,以泻分气。”

 

揩齿

牙齿保健方法名称。《普济方》卷七十:“夫齿者,骨之所终,髓之所养,摧伏诸谷,号为玉池,揩理灌漱,叩琢引导,务要津液荣流,涤除腐气,令牙齿坚牢。”

 

《开元写本草经集注序例残卷》

书名。本书是根据敦煌出土唐人抄录的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序例部分的影印本。参见本草经集注条。

 

开郁法

导引功法名。《医学入门·导引》:“其法以两手旋舞向前向后,两足作白鹭行走状,不拘数。良久,复以左手搭右肩,右足搭左膝腕委中而行;右手搭左肩,左足搭右膝腕委中而行,良久,复以左手向前泊腹,右足搭左膝盖而行;右手向后泊腰,左足搭右膝盖而行。良久,以两手极力托天,两足极力踏地,得以两手向后向下,两足十趾挽起,仰面偃腹使气下行。良久,蹲倒,以两手极力攀起脚后跟,足十趾点起,极力低头至膝下。良久,立起,两手相交,掩两臂于胸前胛上,极力摇动数次。善治外利不遂,郁气为病,心腹胀满,夜睡不宁等症。无病者亦可行之。如外感风寒,强行至汗出为度。此法比之华氏五禽戏法,更易简正大可行。”

 

开璇玑

小儿推拿方法名。出《幼科集要》。用两手大指蘸姜葱热汁,在病儿胸前左右横推至两乳上,共三百六十一次。再从心坎处分推至胁肋六十四次,从心坎推下脐腹六十四次,用右手掌心合儿脐上,左右推挪各六十四次,再用双手自脐中推下至少腹六十四次,最后用大指推尾尻穴至命门两肾间。治小儿气促,风寒痰闭、夹食腹痛,呕吐泄泻,发热抽搐,昏迷不醒等证。

 

开胃

治疗学名词。系消法之一。即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治法。详醒脾、消食导滞、补脾益气等条。

 

开天门

小儿推拿方法名。又名推攒竹。由小儿两眉头之间向上直推至额上前发际处。《保赤推拿法》:“先从眉心向额上,推二十四数,谓之开天门。”有发汗解表、开窍醒神等作用。用治感冒,头痛,惊风等症。

 

开提

治疗学名词。开,祛表里之邪;提,升清气。属解表清里法。适用于外有表证而里热也盛的病证。如病人原有表证,过早服泻下药,致病邪下陷导致热泻,同时并见身热、口渴、喘而汗出等症。处方中解表药与清里药同用,如葛根黄芩黄连汤。葛根解肌祛邪,升其清气;黄连清里热而止下利;甘草和诸药,使气升邪却,表解里和,诸症自愈。

 

开窍

治疗学名词。即开闭。治疗邪阻心窍神志昏迷的方法。适用于邪盛气实的闭证。有凉开、温开的不同。药物常用辛香走窜的麝香、冰片、苏合香、石菖蒲等。分清热开窍、化痰开窍,逐寒开窍等法。详各条。

 

开痞

治疗学名词。理气法之一。用辛香行气药,以开散痞结的治法。适用于胸、胁、脘、腹等处胀闷之证。常用药物如藿香梗、佩兰、广木香、厚朴、佛手等。

 

开内障眼

古代眼科手术方法名称。见《太平圣惠方》卷一百三十三。即金针开内障,详该条。

 

开噤通关

治疗学名词。开闭法之一。治疗中风牙关紧闭、昏迷不省的方法。如用开通关窍药(冰片、天南星等研为细末)擦臼齿龈上,使口噤自开;用通关散搐鼻取嚏,使其苏醒。

 

开金针法

古代眼科手术方法名称。见《银海精微》。即金针开内障。详该条。

 

开花疔

病名。见《增订治疔汇要》卷上。多由七情郁怒忧思,气血瘀滞,或食秽恶之品所致。症见疔生舌旁,形若开花,舌多紫色。《咽喉经验秘传》:“此症……犯者极凶,因怒气伤心肾,不开花者易治,开花而黑色者,心肾二经之气先绝也。”治此者,须要根下割去方好。或内服行气活血、祛痰散结之仙方活命饮、桃红四物汤、三黄凉膈散等。

 

开阖补泻

针刺补泻法之一。指起针时以开、闭针孔来分别补泻的方法。《素问·刺志论》:“入实者,左手开针空也;入虚者,左手闭针空也。”后在此基础上发展成开阖补泻。以出针后轻轻按揉针孔,使其闭合不令经气外泄者为补法;以出针时边退边摇,针退出后不按针孔,促使邪气逸出者为泻法。

 

开鬼门

治疗学名词。出《素问·汤液醪醴论》。鬼门,指汗孔。即汗法。详该条。

 

开达膜原

治疗学名词。指用消除秽浊药,以攻逐伏于膜原间的病邪。温疫或疟疾初起,邪伏膜原,憎寒壮热,或一日一次,或一日三次,发无定时,胸闷呕恶,头痛烦躁,舌苔垢腻,脉弦数。用达原饮。

 

开刺

即关刺。出《黄帝内经太素》,见该条。

 

开闭法

小儿推拿方法名。《幼幼集成》卷三:“凡小儿风痰闭塞,昏沉不醒,药不能入,甚至用艾火灸之,亦不知痛者。盖因痰塞其脾之大络,截其阴阳升降之隧道也,原非死证。用生菖蒲、生艾叶、生姜、生葱各一握,其入石臼内捣如泥,以麻油、好醋同前四味炒热,布包之,从项背胸四肢,乘热往下熨之。其痰一豁,倏然而醒,此方不特小儿,凡闭证皆效。”

 

《开宝新详定本草》

本草著作。一名《开宝详定本草》。二十卷,目一卷。公元973年(开宝6年)由尚药奉御刘翰、道士马志、翰林医官翟煦等9人,取《唐本草》、《蜀本草》等详较,并参以《本草拾遗》等书,重新整理补充修订而成。较《新修本草》增药物计133种,马志为之注解,翰林学士卢多逊等予以刊定。次年(开宝7年)李昉等又以《开宝详定本草》“所释药类,或有未允”,故又命刘翰、马志重新较订,命李昉、王佑等审较,改名《开宝复位本草》,据序言称:镂版时“以白字为‘神农’(指《神农本草经》)所说,黑字为‘名医’(指《名医别录》)所传,唐(指《唐本草》)附,今附(本书所增),各加显注,详其解释,审其形性。证谬误而辨之者,署为今注;考文记而述之者,又为今按”。全书收集新旧药物983种。二书已佚,佚文见于《证类本草》等书中。

 

《开宝本草》

书名。统指《开宝新详定本草》及《开宝复位本草》。详开宝新详定本草条。

 

卡法

①正骨手法名。该法系医者用拇指与食指钳住伤损部位,逐渐加大力量,促使破碎离位之骨片复位,并牢固卡附于主骨之上,使之不再移位;如系重迭错位的骨片,应于牵拉开后,用卡法使断端平复齐整,然后加适当之固定。于固定前应缓缓松手,以防卡好之骨片又复弹出而再错位。该法适用于骨折后有即将劈裂、分离的骨碎片者,或骨折断端重迭错位者。

②推拿手法名。将一手的腕部或前臂垫压在患者肘或膝关节的屈侧面,另一手握住患者手腕或脚踝,屈曲肘或膝关节,使该关节受到压挤以治病的方法。

 

Copyright @ 2002-2010 中医中药秘方网. xxmy.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17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