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新书》 > 卷第十五(伤寒变动)凡二十门

伤寒发喘第四

《活人书》论伤寒小儿、大人治法∶一般但小分剂,药性差凉耳。问∶喘者,何也?伤寒喘只有太阳、阳明二证。太阳病,头疼发热,身疼恶风,无汗而喘者,宜汗,属麻黄汤(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也。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浓朴杏子汤也。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阳明病汗出不恶寒,腹满而喘有潮热者,宜下属承气汤。(然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发汗则愈,宜麻黄汤。)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又有发汗后饮水多,咳而微喘者,以水停心下,肾气乘心,故喘也。小青龙去麻黄加杏仁也。小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也。(又问麻黄主喘,何故去之,失治,心下有水而喘,不当汗也。小便不利,小腹满,故去麻黄加茯苓也。)

《小儿形证论》四十八候治热传伤寒歌∶

身热皆因积热生,至令潮热变伤寒。先除积热方成路,便作伤寒事转难。夹食夹惊须下积,办佗虚实与重看。喘虚草下热当下,更与调荣患乃安。

此疾先潮热,后作伤寒,加喘气急,失调理,成惊难治也。先用南星丸(方见伤寒变疹门中)。或白丁香膏(方未见),少使退潮热。如下尽热方调气,或虚惊,却与 丸一、二服(方见一切痫门中)。须用意调理而安。

《圣惠》治小儿伤寒,心胸烦闷,喘促。人参散方

人参(去芦头) 麻黄(去根节) 甘草(炙微赤,锉。各半两) 贝母(煨微黄)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各一分)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温服。

《活人书》仲景麻黄汤方

麻黄(一两半,去节) 桂枝(一两) 甘草(半两,炙) 杏仁(三十五个,去皮尖)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钱匕,水一盏半,煮至八分,去滓温服,覆取微汗,不须 粥。加减法∶伤寒热病药性须凉,不可太温。夏至后,麻黄汤须加知母半两,石膏一两,黄芩一分。盖麻黄汤性热,夏月服之,有发黄斑出之失,唯冬及春与病患;素虚寒者,乃用正方,不再加减。

《活人书》仲景葛根黄芩黄连

葛根(四两) 黄芩 黄连(各一两半) 甘草(炙,一两)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钱匕,水一盏半,煮至八分,去滓温服。日二、三服。

《活人书》仲景桂枝加浓朴杏子汤

桂枝(去皮) 芍药(各一两) 甘草(六分三字) 杏仁(去皮尖,十七个) 浓朴(去皮,姜汁炙,六分三字)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钱匕,生姜四片,枣子一个,煎至八分,去滓温服,覆取微汗。

《活人书》仲景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麻黄(二两) 杏仁(二十五个,去皮尖) 石膏(四两,碎,绵裹) 甘草(一两,炙)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钱匕,水一盏半,煮至八分,去滓温服。

《活人书》仲景大承气汤

大黄(二两,锦纹者去皮生用,酒洗过) 枳实(二枚半,炒,去瓤) 芒硝(一合半) 浓朴(四两,去皮,姜汁炙)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抄五钱匕,以水二盏,煎至八分,去滓,然后入芒硝,更再煎一、二沸,放温服,以利为度。未利,再作与服。

《活人书》仲景小青龙汤 方见伤寒咳嗽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