妫f牠銆� 閸嬪繑鏌� 閸忚崵鏁� 閼藉宓� 缁岀繝缍� 閺傜懓澧� 娑旓妇鐫� 娑擃叀宓� 鐟欏棝顣�

娑擃叀宓傞弶鎯佃渹鍔熺猾宓氶攱鏌熼崜锟�

缁夋ɑ鏌熼弽蹇曟窗閿涳拷 閸愬懐顫� 婢舵牜顫� 婵″洨顫� 閻㈤顫� 閸欙拷 閸狅拷 姒э拷 閻拷 閼帮拷 閸庤法顫� 閼茬姾鍎� 濞夊苯缈� 閼叉繆鍎� 閼叉稖鍋� 妤犮劎顫� 缁佺偟绮� 閸涚厧鎯� 閻喛鍋� 閼茶法妲� 缂囧骸顔� 濠婂藟 瀵よ泛顕� 韫囧啳鍓� 妞嬬喓鏋� 閹稿鎳� 濞岀粯鏌熸径褍鍙�
 《医学统计学》 > 第六章 t检验与u检验

第二节 u检验

u检验(亦称T检验),它根据正态分布规律作假设检验(显着性检验)。当样本含量增大时,样本均数的分布趋向正态,这可看图6.1,t分布曲线以ν=9的一条比ν=3的更近似正态分布,再看附表3,表最下一行ν为∞时的t分布即是正态分布。故u检验用于大样本。

在仅有一条的标准正态曲线上,以u=1.96与-1.96为界,从此处向外的尾部面积共占5%,即∣u∣≥1.96相应的P值为0.05,又∣u∣≥2.58相应的P为0.01。通常我们取α=0.05或α=0.011作为显着性检验水准,故临界值u0.05=1.963及u0.01=2.58最好能记住而省得查表。

 

一、两均数的比较

例7.6 某工业区卫生防疫站为掌握学龄儿童免疫球蛋白水平,对一批无结核及肾炎病史,一月内无急性感染,又未进行预防接种的学生作了血清IgM(mg/dl)测定,其中12岁男孩73人的X±S为125±54,12岁女孩68人的为153±75,试比较12岁男、女孩的IgM水平有无显着差别。

这里令男生为第1组,女生为第2组。

(1)检验假设H0:μ12;H1:μ1≠μ2

(2)定α=0.05则对应于P为0.05时的u0.05值为1.96。

(3)求两均数的相差数X1-X2、两均数相差的标准误Sχ1-χ2及u值。此外,计算Sχ1-χ2的公式为

(7.5)

将有关数字代入得

X1-X2=125-153=-28

然后求u

(4)结论 因│u┃>u0.05=1.96,P<0.05。在α=0.05水准处拒绝H0而接受H1,即μ1≠μ2,故认为12岁女孩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M高于同龄男孩。

 

二、两个率的比较

关于计数资料,求出特征数百分率后,率与率的比较一般采用第三章介绍的X2检验法,在大样本时,根据样本率分布呈正态分布的特点,也可用u检验。

例7.7 某地曾流行一种原因不明的皮炎,有关部门进行调查时,以宅旁有桑毛虫寄生树的人群为观察组(第1组),以宅旁无该树者为对照组(第2组),两组患病率如下,经显着性检验可得什么结论?

表7.4 两组皮炎患病率

组 别观察例数患者患病率(%)
观察组14410572.92
对照组1396647.48
合 计28317160.42

(1)检验假设 HO:两组相应的总体率相等即π12,H1:π1≠π2

(2)显著性水准 为使结论更加可靠,定α=0.01,则1%界u0.01=2.58。

(3)求两样百分率的相差、两百分率相差的标准误Sp1—p2及u值。

式内π为两组合计百分率,此例为0.6042,见表7.4合计栏。

(7.6)

将有关数字代入得

(4)结论 │u│=4.379>u0.01=2.58,P<0.01,也即在α=0.01水准处拒绝H0,接受H1,即μ1≠μ2,宅旁有桑毛虫寄生树的人群皮炎患病率较高。

此外,两百率相差的标准误Sp1-p2还有近似计算公式如下;

(7.7)

式中S2P1、S5P2分别为第1、2两组百分比的标准误的平方,标准误计算公式即式(6.4)

用上例数据代入可算得

这里,标准误与u值尽管和前面算得的稍有出入,但还是│u│>u0.01=2.58,P<0.01,结论相同。

 

Copyright @ 2002-2010 濞戞搩鍘肩亸鐗堢▔椤撯€崇ォ缂佸蓱閺岀喓绱旈敓锟�. xxmy.com 闁绘鐗婂ḿ鍫ュ箥閳ь剟寮甸敓锟� 婵犫偓濡ょ懣P濠㈣鎷�10017704闁告瑱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