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中药材·书籍·方剂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疡医大全》 > 卷二十七 \ 足踝部

足心痈门主论

足心痈(图缺)

《鬼遗方》云∶两脚心发彻骨者不治,如脚心微皮破,不至深发,脓不多者可治。

王肯堂曰∶足心发毒肿痛,亦名涌泉疽,俗名病穿板,又名穿窟天 ,属少阴肾经虚损所致。宜十全大补汤、八味地黄汤,大剂,不问昼夜投之,溃烂呕逆迷闷,脉微代者死。(《准绳》)

冯鲁瞻曰∶脚心发,毒浅者可治,毒深者不治。(《锦囊》)

申斗垣曰∶脚心痈,乃心肾二经湿毒流注,发于足心。(《启玄》)

又曰∶脚底穿心疔,又名井泉疽,乃肾经外感风邪,湿毒流于脚底,久则穿烂,遂成漏证。

《心法》曰∶涌泉疽,乃足少阴肾经虚损,兼湿热下注而成,生足心涌泉穴故名。

若十四日内即溃,脓浅则为痈,犹为可救,悉照痈疽施治,外用神灯照法。若虚甚脓迟十全大补汤,溃后八味地黄丸;若黑陷不疼,二十一日之内,不溃脓者为疽,属阴败之证难救。(《金鉴》)

 

Copyright @ 2002-2010 中医中药秘方网. xxmy.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17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