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患易识,独肺中患毒难觉。有两脚骨疼痛者,有脚骨不痛而舌下生一粒如细豆者,再心口之上,内作微痛,及咳嗽、口干、咽燥,此皆肺中生毒之证也。即用甘、桔各三钱煎服。服下如觉稍安,肺之患毒无疑矣。以犀黄丸十服,服完痊愈。此是预识预治,百无一死之法。
世人但知脚痛医脚,咳嗽医嗽,舌下一粒,便以刀刺。且此一粒,患未成脓,定然色淡,患愈亦消,患笃其色紫黑,如用刀刺立害。诸书皆载云∶口吐臭痰,胸中发腥作痛者,肺痈也。又称症有三不治∶时吐臭痰,久如粳米饭者不治;呕脓不止者不治;白面变赤者不治。惟呕而脓自出者易治。治之之药,惟地黄、保生、归脾等汤轮服而已,并无预知早治之法。直至吐臭痰发腥,始知肺痈,犹小舟飘入大洋也。此等立论,安可为后学津梁?余每见此症吐脓,其色皆白,故称肺痈。用犀黄丸,治无不效。有赤贫者患之,以陈芥菜卤,每晨取半杯,滚豆腐浆冲服。服则胸中一块,塞上塞下,塞至数次,方能吐出,连吐恶脓,日服至愈。
凡患此症者,终身戒食鸭蛋、白鲞、红萝卜、石首鱼、着甲鱼,食则复发难生。
马曰∶肺疽、肺痈,均由咳嗽而起,或外感风寒,郁久化热,或心肝之火上炎,肺叶胀举而成痈脓,故胸痛咳嗽,吐脓吐血。火刑金之候,岂可以乳、没辛苦温之品,助其热,伤其肺?麝香走窜,盗泄真气,《本草》均称诸疮痈疽,溃后勿服,何况娇脏受病乎?
此乃痈疽中大患,缘其患位,对心对肺对脐耳。偏曰搭手,因手可搭而名。红肿痛甚者,应称背痈。治法详于阳症门·痈疖内。如色白肿痛者,当以流注法治。如平塌不痛者,当以阴疽法治。此皆阴发背也。如误服寒剂,误敷凉药,误贴凉膏,定然毒攻内腑不救。
马曰∶平塌不痛之症颇多,不得均谓之阴疽。凡疽初起,必有头。
凡手足之无名指,患色白而痛甚者,脱骨疽是也。诸书载云∶急剪去指,可保其命,迟则肿延手足之背,救无术矣。殊不知此疽也,大人以阳和汤,小孩以小金丹,最狠者以犀黄丸,皆可以消之。色红者,以热疖、蛇头等法治之。
马曰∶此症无论手足,皆是火毒湿热结成。又有温疫病中,邪陷下焦而成者。阳和汤断不可投。
又曰∶脱疽无色白者,必现红紫之象,或痛或不痛,或麻木而冷,十指各有主经。何经受毒,发于何指。亦有漫延四指者。然多生足指,少毒手指,均是火毒内蕴所致。小金亦非所宜。
陶曰∶脱骨疽发于脚趾,渐上至膝,色黑,痛不可忍,逐节脱落而死。亦有发于手者。
方用土蜂窠研细,醋调,应手而愈。真神方也。
患生指上,形似蛇头,故名。红肿者,取白萝卜一段,挖孔入雄黄三分,蒸半熟套指。
或取乌梅仁,嚼烂涂指,及嫩膏涂之皆消。如患色白,小金丹服愈。
马曰∶天蛇头即是疔疮,非服小金丹之症。如色白者,是僵节蛀,方可服小金丹,不可不审也。
患发耳后,又名耳后发,宜别阳实阴虚,治无一错。患色白者,以阳和丸与二陈汤同煎服,或以小金丹服消。如色红者,醒消丸服消。诸书不拘红白,概以元参、牛蒡、连翘、蚕尾、赤芍、银花等七味以治,即色红者尚服不消,况色白者,能不遭其害乎?
马曰∶耳后锐毒,初有必有红根白头。肝肺二经邪火蕴结,又属少阳三焦部位。是经多气少血,阳和断不可服。若至溃后,气血两虚,邪从内陷,参、 、肉桂又当少少用之,托里补虚。
又曰∶初起以疏风化痰为宜。盖锐毒即耳后发,与脑疽同。
患生脚骨,俗呼夹棍疽。未溃色白以疽治,红肿以痈治。如溃烂日久,形如驴眼者,莫以疮治。当问初起红白,以疽痈别治。
马曰∶是症当以痈治为正。
脚底皮内生一泡,痛难步履。略去老皮,以生草乌酒磨涂上,速愈。如患生脚底之心,名涌泉疽,当别红白色治。
马曰∶当作湿热治。色红者热甚,色白者湿重。
患者肛门前、阴根后,两相交界之处。初起细粒,渐如莲子大,数日后如桃李大,俗呼偷粪老鼠。溃经走泄,即成漏生管。漏久成怯。怯症人患此,乃催命鬼也。诸漏可医,独此难治,治则漏管愈大,致成海底漏不救。在于未成脓时,用生甘草、制军各三钱,酒煎空心服,一剂即愈。如成脓,以醒消丸愈之。倘患色白者,小金丹愈之。
马曰∶此漏亦有治法,不杂内症者可治。如见咳嗽发热,则不治矣。
又曰∶熟军、醒消、小金诸方,见阴虚咳嗽 不可投。
妇人被儿鼻风吹入乳孔,以致闭结,内生一块,红肿作痛,大谓痈,小谓疖。又,未产谓内吹,已产谓外吹。以紫河车草、浙贝各三钱,为末,黄糖拌陈酒服,醉盖取汁。或用白芷散五钱,酒送,一服全消。如溃,以醒消丸酒送一服,以止其痛,外贴洞天膏自愈。倘内吹,忌服醒消。如患色白者,应以流注法治。倘溃烂不堪,以洞天救苦丹服,七日后接以大枣丸,服至收功。
马曰∶乳痈系肝胃气火郁结,与乳汁壅滞而生。其红肿者,用草河车、浙贝,尚属合宜。至色白者,以流注治法治之则大谬矣。盖流注由痰滞所致,与乳痈全然各别,不得以治流注之治移治乳痈也。
患生腿肚,此乃肉紧筋横,在一身用力之处,最痛难忍。外以扎药扎上,内以五通、醒消二丸,每日早晚轮服,初起立消。以药咬穿,庶不伤筋,而无缩脚之损。色白者应以疽治,扎药忌用,孕妇亦然。
马曰∶此乃湿热及瘀血凝结而成。即色白者,亦不可以治疽之法治之。
色白者,因出痘服多凉药,血寒气滞,乘虚发毒,往往医家误为痘后火毒未尽治之,致流走患生不一,久则生管成漏,漏久内生多骨,害人不少。凡遇此症,应以流注法治,以小金丹消之。有贫家痘后,不服清火之剂,结成痘毒,其色红亮者,当以痈法治之。
马曰∶痘乃先天火毒,浆不足者,痘后必发毒。每生于关节移动之处,最为险恶,溃亦难敛,必生多骨。即骨出收口,筋节俱强,不能自如。初起均宜消散为是。皮白者,当和血化毒,用川芎、当归、二陈、僵蚕、忍冬藤、贝母等治之,外用生黄豆嚼烂涂之,可消。
咽喉之地,最为急症。顷刻而痛难忍者系寒,婉转而痛方胜者系热,犹之雷电之焰因阴生,燎原之火由渐着。《内经》云∶骤起非火,缓发非寒。虚寒实热,识透者获济。是在明达之士,知所区别,乃随所施而无误耳。
马曰∶喉痛之症,色白,不红不肿者,寒也,红而肿者,火也。然色白者,亦有因风;白而微肿者,痰与气也。《内经》之骤起非火,缓起非寒,非指喉痛而言。若云初起,实系寒生,未必尽然,或有伏热在内,如服肉桂,岂不助暴为虐?疑似之间,莫若先以姜汤试之,最为稳当。
陶曰∶先生言或有伏热在内,如服肉桂,岂不助暴为虐是矣,但以姜汤试之。其法亦未尽善,盖姜亦热物也。如不识脉之人,何不用西医寒暑表,测其寒热。况予有医学简便寒暑表,其法较泰西所作尤为灵捷。作表及用法,其说颇长,已载予着《有益斋杂记》内。
痹者,不仁也。本无毫恙,顷刻而起,此系虚寒阴火,最为危急之症。其见证痰在喉中作响,响如打鼾,舌色白而不肿,诸书皆称肺绝不救。盖缘误服寒凉,以致死耳。当以桂姜汤缓缓咽下,可以立愈。或以生川附切片,涂以白蜜,火炙透黑,收贮,临用取如细粞一粒,口含咽津,亦立刻痊愈。先以鹅毛粘以桐油,入喉卷之,痰出服药。
马曰∶痹者,闭塞之谓,非不仁之谓。痹症汤饮犹可通,若闭则水浆不能入矣。用卧龙丹吹之,取嚏可松。
陶曰∶又∶皂角末或半夏末,吹入鼻中,皆可取嚏。如无药物,即以细纸捻子在鼻中搅之,亦可取嚏。凡咽喉初觉壅塞,即用此法,取嚏数次,亦可散热毒,此通窍法也。
其形圆如箸头,生于咽喉关上者轻,生于关下者重。若左有右无曰单,或左右皆有曰双。双者轻,单者重。以土牛膝绞汁,含口慢咽。如无鲜者,用天名精丸化服亦可。
马曰∶土牛膝汁含咽,乃是吐法。
体虚多郁者患之,喉中不闭不肿,气出如常,微微疼痒,饮食不遂者是。此系虚火,淹缠难愈。忌刺畏补。当用雪梅丸噙含,每日一丸,十日可愈。
马曰∶书云实火可泻,虚火可补。畏补之说,显悖经旨,忌刺之言,的确不磨。又曰∶此症乃水亏虚火伤肺。胆矾、雄黄不可用。
系脑门生一红线如发,悬一黑泡,大如樱珠,挂至咽门,如用刀点即死。取土牛膝活根捣汁,以好醋二三滴和匀,滴入鼻中三四次,丝断珠破,吐出瘀血立愈。
喉内无蛾形,痰声不响,而喉欲闭者是。治详煎剂门。
陶曰∶叶天士谓锁喉风乃杜撰之名。此病有闭有脱,闭者气道闭塞,关窍不通而死;脱者大汗、大吐、大泻,虚脱而死。闭证当以开通关窍为急,脱证以补虚收敛为要。
又曰∶叶云凡遇咽喉闭证,不能开口,难以进药,以及手足冰冷,面色青白,并无痰声,脉伏倒地。先用紫金丹,以淡姜汤磨灌。后用二陈加菖蒲、郁金、枳壳、香附等类,治之可愈。
又曰∶脱证宜用大剂参、附,佐以龙骨、牡蛎、五味、黄 之类。
喉内热结,喉外肿绕,且痒且麻者是。治详煎剂门。
马曰∶凡属喉风,有痰者稍轻,无痰者重,不可不知。如有道路无人店之处,药未备在者,遇有喉症,取针刺其两指少商穴,无药亦愈。
倘喉内之痰,塞满口舌,舌有痰护,此痰不出牙齿,作响如鼾。惟喉痹误服凉药有此症也。如再迟治,痰塞鼻内,气无出入即死。急取鹅毛蘸桐油卷痰,痰出,亦以桂姜汤愈之。
病者二三日前,觉气急短促,手足厥冷,忽痰壅气闭,命悬顷刻者是。急服苏子、前胡等药。如于道路无人店之处,药未备者,遇有喉闭,急取一针,针其两指少商穴,无药亦愈。
马曰∶喉闭乃咽喉闭塞,水浆不入,或有痰,或无痰。有痰须桐油探吐,以白金丸三五钱,泡汤含之,内吹秘药。无痰者,亦以白金丸含之,吹秘药。
凡患牙疳,牙根红肿,及口喉之症。以紫毫喉枪点之,以珍珠散吹之。
马曰∶珍珠散吹牙疳,甚妙。
走马牙疳图(图缺)
少商穴,大指内侧之端,去爪甲角如韭叶许,左右同。
此患最易延肿穿腮,不堪危险。急以赤霜散吹之,效速如神。久烂之孔,生肌亦速。或用马蹄散,吹患处立愈。
马曰∶赤霜散,妥善可治。
此症每因患骨槽风所致。透骨穿腮,亦属危险。用南星散拂患处,数日愈。
用刻欢丸一粒,噙于痛处,丸化即愈。
马曰∶治风火虫牙,神效。
用水金散,吹擦即止。
马曰∶衄血、尿血,皆效。
用香清饼,贴男左女右涌泉穴,一周时愈。
马曰∶此托药也,可用。惟不可被割。
用四黄散擦之,即愈。
马曰∶实火可用。
用二冬散含之,即愈。
马曰∶虚火用此方神应。虚火之见症,色淡不鲜,与实火有别。
先用针刺出舌尖黑紫血,以犀黄散搽之,须臾舌软。
马曰∶舌硬是痰火上升,当服煎剂以降之,徒侍搽擦无益。
用壁钱散吹之,最效。
马曰∶是方以治痰火喉痛颇效。
咽喉症有七,形如箸头蛾。无蛾喉欲闭,锁喉症亦异。缠喉热结内,麻痒肿绕外。日气气短促,厥冷喉闭碍。喉痹鼾痰响,肺绝须治快。喉癣因虚郁,微作痒疼态。不肿又不闭,淹缠最作怪。喉悬一粒珠,刀点命顷害。药从鼻里吹,珠破病即退。
以纯紫毫细长笔,笔根用丝线扎固,浓磨京墨蘸饱之。俟笔晒干,再蘸一二次,干透极硬,用以代刀点喉。患虽被刺而不致伤损,即病家亦视而无恐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