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中药材·书籍·方剂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明医杂着》 > 卷之五

小儿无补肾法

小儿无补肾法,盖禀父精而生,此天一生水,化生之源,肾之根也。此根日赖脾胃乳食水谷长养,男至十六而肾始充满;既满之后,婚媾妄用亏损,则可用药补之。若受胎之时,禀之不足,则无可补;禀之原足,又何待于补耶?

愚按小儿行迟、齿迟、解颅、囟填、五软、鹤膝、肾疳、齿豁、睛白、多愁,凡此皆因禀受肾气不足,当以六味地黄丸加鹿茸补之。若因精气未满,而御女以通,多致头目眩晕、作渴、吐痰,或发热足热、腰腿酸软,或自汗盗汗、二便涩痛,变生诸疾,难以名状。余常用六味、八味二丸及补中益气之剂加减用之、无不奏效。

一小儿,九岁,解颅,足软,两膝渐大,不能行履,属肾禀不足。用六味丸加鹿茸,三月而能步履。

一小儿,十四岁,肢体倦怠,发热,晡热,口干作渴,吐痰如涌,小便淋沥,或面目赤色,身不欲衣,此亦禀赋不足也。用补中益气汤及前丸而愈。

一小儿,十五岁而御女,大小便道牵痛,服五苓散之类,虚症蜂起,与死为邻。余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八味丸而愈。

一小儿,十三岁,内热,晡热,形体倦怠,食少,作渴,或用清热等药治之,虚症悉具。余以为所禀怯弱,用六味丸加鹿茸补之,不越月而痊。盖古今元气虚实不同故也。

 

Copyright @ 2002-2010 中医中药秘方网. xxmy.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10017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