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侣山堂类辩》 > 卷上

利论

(古文作利,今文作痢。)

夫利有三因∶因于外感风寒暑湿,而为下利脓血者,有死有生,有气有血,宜补宜泻,宜寒宜热,具在《伤寒论》、《金匮要略》及《千金》诸方,各宜随证而分别治之。又有阳中雾露之气,阴中混浊之邪,血凝自下,状如豚肝,阴阳俱厥,脾气孤弱,五液注下,下焦不阖,清便下重,令便数难,脐筑湫痛,命将难全,详论《辨脉篇》中。此外因之下利也。有因食饮不节,起居不时,阴受之而入五脏,则填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 ,此内因之下利也。有因于奇恒之下利者,乃三阳并至,三阴莫当,积并则为惊,病起疾风,至如霹雳,九窍皆塞,阳气滂溢,干嗌喉塞,并于阴则上下无常,薄为肠 ,其脉缓小沉涩,血温身热死,热见七日死。盖因阳气偏剧,阴气受伤,是以脉小沉涩。此证急宜大承气汤泻阳养阴,缓则遂成不救。医者不知奇恒之因,见脉气和缓,而用平易之剂,又何异于毒药乎?予故曰∶服平和汤而愈者,原不死之病,勿药亦可;服平和汤而后成不救者,医之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