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证指南医案》 > 卷八

头痛

(六七) 冬月呕吐之后。渐渐巅顶作痛。下焦久有积疝痔疡。厥阴阳明偏热。凡阳气过动。变化火风。迅速自为升降。致有此患。(风火)

连翘心 元参心 桑叶 丹皮 黑山栀皮 荷叶汁

(六三) 脉左弦数。右偏头痛左齿痛。

连翘 薄荷 羚羊角 夏枯草花 黑栀皮 鲜菊叶苦丁茶 干荷叶边

高年气血皆虚。新凉上受。经脉不和。脑后筋掣牵痛。倏起倏静。乃阳风之邪。议用清散轻剂。

荷叶边 苦丁茶 蔓荆子 菊花 连翘

(六三) 邪郁。偏头痛。

鲜荷叶边(三钱) 苦丁茶(一钱半) 连翘(一钱半) 黑山栀(一钱) 蔓荆子(一钱) 杏仁(二钱) 木通(八分) 白芷(一分)

(五十) 风郁头疼。

鲜荷叶 苦丁茶 淡黄芩 黑山栀 连翘 蔓荆子 木通 白芷

(四七) 内风头痛泪冷。(肝风)

炒杞子 制首乌 柏子仁 茯神 炒菊花炭 小黑 豆皮

(氏) 痛在头左脑后。厥阳风木上触。

细生地 生白芍 柏子仁 炒杞子 菊花 茯神

(二四) 暑伏。寒热头痛。(伏暑)

鲜荷叶边 连翘 苦丁茶 夏枯草 山栀 蔓荆子 浓朴 木通

暑风湿热。混于上窍。津液无以营运。凝滞。遂偏头痛。舌强干涸。治宜清散。

连翘 石膏 生甘草 滑石 蔓荆子 羚羊角 荷梗 桑叶

既知去血过多。为阴虚阳实之头痛。再加发散。与前意相反矣。(血虚阳浮)复脉去参姜桂加左牡蛎

脉数虚而动。足征阴气大伤。阳气浮越。头痛筋惕。仍与镇摄之法。

牡蛎 阿胶 人参 生地 炙草 白芍 天冬

据说就凉则安。遇暖必头痛筋掣。外以摩掐可缓。大凡肝风阳扰。胃络必虚。食进不甘。是中焦气馁。虽咸润介属潜阳获效。说来依稀想像。谅非入理深谈。聊以代煎。酸甘是商。且五旬又四。中年后矣。沉阴久进。亦有斫伐生气之弊。半月来。乏少诊之功。姑为认慎。用固本膏。(肝阳犯胃上逆)

当年下虚。曾以温肾凉肝获效。春季患目。是阳气骤升。乃冬失藏聚。水不生木之征也。频以苦辛治目。风阳上聚头巅。肝木横扰。胃受戕贼。至于呕吐矣。今心中干燥如焚。头中岑岑震痛。忽冷忽热。无非阴阳之逆。肝为刚脏温燥决不相安。况辛升散越转凶。岂可再蹈前辙。

姑以镇肝益虚。冀有阳和风熄之理。

阿胶 小麦 麦冬白芍 北沙参 南枣

倏冷忽热。心烦巅痛。厥阳之逆。已属阴液之亏。前案申明刚药之非。代赭味酸气坠。乃强镇之品。亦刚药也。考七疝中。子和惯投辛香走泄。其中虎潜一法亦采。可见疝门亦有柔法。

医者熟汇成法。苟不潜心体认。皆希图附会矣。今呕逆既止。其阴药亦有暂投。即水生涵木之法。议以固本成方。五更时从阳引导可也。加秋石。

(妪) 临晚头痛。火升心嘈。风阳上冒。防厥。

细生地 阿胶 牡蛎 茯神 麦冬白芍

头形象天。义不受浊。今久痛有高突之状。似属客邪蒙闭清华气血。然常饵桂附河车。

亦未见其害。思身半以上属阳。而元首更为阳中之阳。大凡阳气先虚。清邪上入。气血瘀痹。

其痛流连不息。法当宣通清阳。勿事表散。以艾 按法灸治。是一理也。(厥阴气血邪痹)

熟半夏 北细辛川乌全蝎 姜汁

阳气为邪阻。清空机窍不宣。考周礼采毒药以攻病。藉虫蚁血中搜逐。以攻通邪结。乃古法。而医人忽略者。今痛滋脑后。心下呕逆。厥阴见症。久病延虚。攻邪须兼养正。

川芎 当归 半夏 姜汁 炙全蝎 蜂房

(二二) 太阳痛。连颧骨耳后牙龈。夏令至霜降不痊。伏邪未解。治阳明少阳。(胆胃伏邪)

连翘 羚羊角 牛蒡子 葛根 赤芍 白芷 鲜菊叶

头为诸阳之会。与厥阴肝脉会于巅。诸阴寒邪不能上逆为阳气窒塞。浊邪得以上据。厥阴风火。乃能逆上作痛。故头痛一症。皆由清阳不升。火风乘虚上入所致。观先生于头痛治法。亦不外此。如阳虚浊邪阻塞。气血瘀痹而为头痛者。用虫蚁搜逐血络。宣通阳气为主。如火风变动。与暑风邪气上郁而为头痛者。用鲜荷叶苦丁茶蔓荆山栀等。辛散轻清为主。如阴虚阳越而为头痛者。用仲景复脉汤。甘麦大枣法。加胶芍牡蛎。镇摄益虚。和阳熄风为主。如厥阳风木上触。兼内风而为头痛者。用首乌柏仁 豆甘菊生芍杞子辈。熄肝风。滋肾液为主。一症而条分缕析。如此详明。可谓手法兼到者矣。(邹时乘)

徐评 头风一症。往往本热而标寒。案中多清火之药。固能愈风火轻症。或有寒邪犯脑。或有风寒外束。则温散之法。固不可略。而外提之法。尤当博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