妫f牠銆� 閸嬪繑鏌� 閸忚崵鏁� 閼藉宓� 缁岀繝缍� 閺傜懓澧� 娑旓妇鐫� 娑擃叀宓� 鐟欏棝顣�

娑擃叀宓傞弶鎯佃渹鍔熺猾宓氶攱鏌熼崜锟�

缁夋ɑ鏌熼弽蹇曟窗閿涳拷 閸愬懐顫� 婢舵牜顫� 婵″洨顫� 閻㈤顫� 閸欙拷 閸狅拷 姒э拷 閻拷 閼帮拷 閸庤法顫� 閼茬姾鍎� 濞夊苯缈� 閼叉繆鍎� 閼叉稖鍋� 妤犮劎顫� 缁佺偟绮� 閸涚厧鎯� 閻喛鍋� 閼茶法妲� 缂囧骸顔� 濠婂藟 瀵よ泛顕� 韫囧啳鍓� 妞嬬喓鏋� 閹稿鎳� 濞岀粯鏌熸径褍鍙�
 《基础护理学》 > 第十章 注射法

第七节 结核菌素试验

结核菌素试验(OT试验)是利用结核菌体蛋白来测定机体有无过敏反应,以确定是否受过结核菌感染,对诊断结核感染具有特异性,判断是否需要接种卡介苗或接种卡介苗是否成功。受过结核菌感染者,此试验呈阳性反应,但不表明有活动性结核病灶。未受感染或曾受感染但时间已久,反应消失者,试验呈阴性反应。一般婴幼儿大都未受过结核菌感染,多呈阴性反应。若呈阳性反应,则表示有活动性结核灶,应做进一步检查。在卡介苗预防接种前,应先做结核菌素试验,以确定接种对象。只有未感染过结核,结核菌素试验阴性者,方可接种卡介苗。凡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者,表示已受过结核菌素感染,对结核菌具有免疫力,故不必再接种卡介苗。

一、试验液的配制

用旧结核菌素原液(每ml原液含10万结核菌素单位),以生理盐水稀释成1:100、1:1000、1:10000三种不同浓度的溶液分别装于密封消毒瓶内保存在冰箱中备用。在冰箱内放置6-8周仍有效。但在常温下保存不超过一周。试验液浓度由医生根据病情、年龄决定。稀释方法。

1.取旧结核菌素0.1ml加生理盐水至10ml,为1:100稀释液。

2.取1:100稀释液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为1:1000稀释液。

3.取1:1000稀释液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为1:10000稀释液。

4.眼科应用时,可按上法继续稀释至所需浓度。

二、试验方法

(一)原则 先从低浓度皮试液开始,若第一次试验结果为阴性,则可提高浓度再做第二次或第三次试验。

(二)方法 皮内注射0.1ml试验液。开始宜用1:10000或1:2000溶液(可疑结核者用1:10000溶液,以免反应过强),注射后分别于24、48、72小时观察反应一次(以72小时的结果为准)。如为阴性,则用高一级浓度再做试验,至1:100溶液为止。如均为阴性,方能确定为阴性。

三、试验结果判断(表11-2)

(一)阴性反应 局部无反应,或只红而无硬结。

(二)阳性反应

1.局部稍红肿,硬结直径小于0.5cm者,为可疑阳性。

2.局部红肿 硬结直径在0.5~2cm者,为阳性。

3.局部红肿 硬结直径在2cm以上,甚至发生水泡或坏死者,为强阳性。

4.局部出现强烈反应,有水泡或皮肤坏死时,可涂1%甲紫溶液,并用无菌纱布包扎,避免感染。淋巴管发炎时,可予以局部热敷。注射后有发热时,卧床休息,并进一步检查有无活动性结核病灶。

5.结核菌素试验可出现假阴性反应。如试验液失效或试验操作有误,以及以下情况使机体对结核的过敏性减弱或消失,均可造成假阴性反应。

(1)重症结核病,如粟粒性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等。

(2)结核伴有某种传染时,如麻疹、 百日咳、猩红热、肝炎后1-2个月内。

(3)结核伴有其他长期慢性疾病与重度营养不良,以及结核患儿接种麻疹疫苗或牛痘短期内。

6.注意辨别假性反应。假阳性反应大都于36小时出现,其特点为局部明显发红,但硬结甚软且薄,边缘不整,36小时后逐渐消失。

表11-2试验结果判定标准

局部反应判定记录符号
微红,无硬结形成阴性
红肿,硬结直径在0.5cm以下可疑±
红肿,硬结直径在0.5~1cm以下阳性
红肿,硬结直径在1~2cm以下阳性++
红肿,硬结直径在2cm以下阳性
红肿,局部有水泡、溃疡、坏死阳性 

 

Copyright @ 2002-2010 娑擃厼灏版稉顓″祩缁夋ɑ鏌熺純锟�. xxmy.com 閻楀牊娼堥幍鈧張锟� 濠€妤瑿P婢讹拷10017704閸欙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