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医鉴》 > 卷之九

口舌

《内经》曰∶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夫口之为病,或为重舌、木舌,或为糜烂生疮,或见酸苦辛咸味。原其所因,未有不因七情烦扰,五味过伤之所致也。经曰∶阴之五宫,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也。是以肝热则口酸,心热则口苦,脾热则口甘,肺热则口辛,肾热则口咸。有口淡者,知胃热也。外有谋虑不决,肝移热于胆而口苦者。亦有脾胃气弱,木乘土位而口酸者。或膀胱移热于小肠,膈肠不便,上为口糜,生疮溃烂,则伤寒狐惑之证,上唇生疮,虫食其脏;下唇生疮,虫食其肛也。又舌吐不收,名曰阳强;舌缩不能言,名曰阴强。

绿袍散 治口疮。

黄柏(去粗皮,一两) 青黛(三钱)

上为末,掺患处噙之,吐出涎即愈。一方加密陀僧一钱。

赴宴散(段干兵传)〔批〕(按此方治口疮外敷之剂) 治口疮。

黄连 黄柏 黄芩 栀子 细辛 干姜上各等分,为细末,先用米泔水漱口,后搽药于患处,吐咽不拘,神效。

升麻 治上膈痈毒,舌上生疮,咽喉肿痛。

升麻 赤芍 人参 桔梗 干葛(各钱半) 甘草(七分)

上锉一剂,水煎,徐徐服之。

《内经》曰∶膀胱移热于小肠,膈肠不便,上口为糜,五苓散合导赤散一服而愈。

〔批〕(按此方治口疮内服之剂) 凡口疮服凉药不愈者,乃中气虚,相火泛上无制,用理中汤治之即愈,甚者加附子,或用官桂末掺之。

上清丸(王天中传)〔批〕(按此方治口疮噙化之剂) 治口舌痛生疮。

薄荷叶(三两) 硼砂(五钱) 天花粉(一两) 天竺黄(五钱) 风化硝 百药煎防风儿茶(各一两) 桔梗(七钱) 甘草(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噙口中,徐化下。

香茶饼 清膈化痰香口。

儿茶(四两) 桂花(一两) 南薄荷叶(一两) 硼砂(五钱)

上为末,用甘草煮汁,熬膏作饼,噙化咽下,美味香甜。

硼砂丸(王天中传)〔批〕(按此方清上香口之剂) 治口气,口干,口舌生疮。

硼砂(二钱) 片脑 麝香(各一分) 马牙硝(风化,四钱) 寒水石( ,一钱)

上为末,用甘草膏为丸,如麻子大。不拘时含一丸,咽津。

口唇紧小,不能开口,不能饮食,不治即死,用白布作灯炷如指大,安刀斧上燃烧,令刀上汗出,拭取敷唇上,日二三度,或用旧青布烧灰,调清服,或和猪脂涂敷。又以蛇蜕烧灰,先拭净敷之;又宜烧乱发、蜂房、六畜毛灰,猪脂调敷。

治唇紧燥裂生疮。

橄榄不拘多少,烧灰,猪脂和敷患处。

治口唇裂破成疮(刘太府方)

炉甘石(二钱,火 ) 文蛤(一两) 黄柏(一两) 苍术(五钱)

除甘石外,三味同炒赤色,共研极细,入片脑三分,再研,用蜡油调敷唇上。

补唇舌方(太医院传)

用鲜蟹烧灰,每二钱,用乳香、没药各二分半涂之,即生肉。如多,去唇舌,用川乌、草乌为末,摊纸一条,以凉水调合贴之,即不觉疼,可用刀取。如流血,以陈锻石涂之即止。愈后舌硬,用鸡冠血点之即软。

舌强肿如猪胞,以针刺舌下两傍大脉,血出即消。勿刺着中央脉,令人血不止,则以火烧铜箸烙之;或以杂草烧镬锈,醋调敷舌上下,脱去再敷,须臾即消。此患人多不识,失治则死。凡舌肿,舌下必有虫状如蝼蛄卧蚕,有头有尾,头小白,可烧铁钉烙头上即消。

治舌上肿硬。

百草霜 海盐(各等分)

上为末,井花水调敷。

又方真蒲黄末,频掺舌上,内以黄连一味,煎汤服之,以泻心火。

病机云∶舌长过寸,研冰片敷之即收。

治舌无故出血如线,以槐花为末,掺之即止。

治舌忽胀退场门外,俗云是蜈蚣毒,用雄鸡血一小盏浸之,即缩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