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这个时期还有一些有名的书虽非房中术著作,但也有一些性内容,值得注意。 这些著作,首先是《易经》。 《易经》也称《周易》,简称《易》,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易”有变易 (穷究事物变化)、简易(执简驭繁)、不易(永恒不变)这三重意思。对它的起 源传说很早,所谓伏羲画八卦,文王作《周易》。《易·系辞》说:“《易》之兴 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耶?当文王与妾之事耶?”又说:“作《易》者岂有 忧患乎?”这些传说当然不一定可靠,但是它产生在殷,周交替之际,并较长时期 在民间流传,则大致是可以相信的。 一、《易经》的内容 《易经》的内容包括《经》和《传》两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 十四爻,卦、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传》包括解释卦辞、 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旧传是孔子所作,但据近人研究,大抵是 战国或秦、汉之际的儒家的作品,并不是出自一时或一人之手。 《易经》通过八卦形式,即:乾,坤,震,巽,坎,离,艮, 兑,代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物质现象。八龄中的每两卦(如 “乾”与“坤”、“震”与“巽”等)都是对立的,由于阴“”、阳“─”是八 卦的根本,它说明由阴、阳两种气体互相结合交感而产生万物。八卦又以两卦相叠 演为六十四卦,进一步阐明事物交感和发展变化的道理。例如《易经·系辞》上说: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 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 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 坤作成物……”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直到现代,中国人以至外国学者还在研究《易经》和八卦,似乎这是一个千古 之谜。1923年著名学者钱玄同发表了一个惊人的看法:“我以为原始的易卦, 是生殖器崇拜时代底东西:‘乾’“坤’二卦即是两性底生殖器底记号。”192 7年历史学家周予同也发表了相同的见解:“《易》的就是最明显的生殖器崇拜 时代的符号。─表示男性的性器官”,“表示女性的性器官。”1928年,郭 沫若对此进一步阐述,他认为:“八卦的根柢我们很鲜明地可以看出是古代生殖器 崇拜的孑遗。画─以像男根,分而为二以像女阴,所以由此而演出男女、父母、阴 阳、刚柔、天地的观念。古人数字的观念,以三为最多,三为最神秘。由一阴一阳 的一画错综重叠而成三,刚好可以得出八种不同形式。”可见,阴阳观念是由牝牡 这些性器官的模型引发的,而对性器官的重视又直接同人类古老的生殖崇拜的风俗 相联系。 以《易经》为代表的阴阳文化,系统地体现了生殖文化,并把生殖文化升华到 一个新的阶段。《周易》在阐述阴阳变化万物的哲学观念时,性器官和性行为的术 语仍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可感之物,深刻地反映着生殖文化的内容,例如: 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 广生焉。 云行雨施,品物流形。 天地感而万物化生。 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 以上所说的“动也直”、“动也辟”、“云雨”、“感”、“交”等都是男女 性交的术语。《易经》通过对性交的描写,以赞美宇宙生成万物的伟大,把两性的 交媾推及到天地交合的广阔领域,并把对人的生殖行为的赞颂涉及到对社会、政治、 道德的产生与运动的赞颂。《周易·系辞》云:“生生谓之易。”这就是说,生生 不已的生殖运动构成了《易经》的根本思想,这一重视生命延续的思想对后来的中 国文化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周予同先生曾说:“儒家的意见,以为万物的化生, 人类的蕃衍,完全在于生殖,倘若生殖一旦停止,则一切毁灭,那时无所谓社会, 也无所谓宇宙,更无所谓讨论宇宙原理或人类法则的哲学了,所以生殖或者露骨些 说‘性交’,在儒家认为是最伟大最神圣的工作。” 王玉德、姚伟钧、曾磊光在《神秘的八卦》一书中指出,道家的根本思想同样 发生于生殖崇拜。《老子》说,“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大邦者下流,天 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天下。”老聃显然是从女阴的生育功 能引伸出天地的起源,又从男女交合引伸出人生思想上的无为守柔,致虚守静。这 也说明,《易经》中的阴阳二元论和太极一元论,其实都源于生殖崇拜,因为既然 生殖行为源于男女双方交合,那么在被拟人化的无生命世界也一定存在着双方既对 立又统一的相互作用的原因,于是由此演绎出天地、刚柔、父母等一系列的对立统 一观念,而阴阳正是这一系列观念的归纳与概括。 王玉德等学者认为,这样由《易经》中的生殖崇拜所引发的生殖文化就出现了 两方面的特征,首先是对祖先神灵的敬畏,儒家不信鬼神,却对祖先格外敬重,原 因就在于此。其次,由生殖行为的男女相交导致了思维上的二元思维,从而把生殖 文化推向了更为深刻的阴阳文化,——(阳)与——(阴)虽然具有代表性器官的 原始意义,但是当它上升到生殖文化阶段,它已经摒弃了具体的物象而进入抽象的 哲学思维的深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