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学书籍 > 基础学科 > 人体寄生虫学
第三节 恙螨
http://www.xxmy.com  2005-3-1 23:42:31 ]  【字体:

第三节 恙螨

  恙螨属于真螨目、恙螨科(Trombiculidae)。恙螨的成虫和若虫营自生生活,幼虫寄生在家畜和其他动物体表,能传播恙虫病疾病。全世界已知约有3000多种及亚种,其中有50种左右侵袭人体。我国已记录约400种及亚种。

  形态

  多数恙螨种类的若虫和成虫尚不了解,因此目前分类以幼虫为主。

  幼虫(图19-8)大多椭圆形,红、橙、淡黄或乳白色。初孵出时体长约0.2mm,经饱食后体长达0.5~1.0mm以上。虫体分颚体和躯体两部分。颚体位于躯体前端,由螯肢及须肢各1对组成。螯肢的基节呈三角形,端节的定趾退化,动趾变为螯肢爪。须肢圆锥形,分5节,第一节较小,第四节末端有爪,第五节着生在第四节腹面内侧缘如拇指状。颚基在腹面向前延伸,其外侧形成一对螯盔(galea)。躯体背面的前端有盾板,呈长方形、矩形、五角形、半圆形或舌形。盾板上通常有毛5根,中部有2个圆形的感器基(sensillary base),由此生出呈丝状、羽状或球杆状的感器(sensillum)。多数种类在盾板的左右两侧有眼1~2对,位于眼片上。盾板后方的躯体上有横列的背毛,其排列的行数、数目和形状等因种类而异。气门如存在,则位于颚基与第一对足基节之间。足分为6或7节,如为7节则股节又分为基股节和端股节。足的末端有爪1对和爪间突1个。

图19-8 地里纤恙螨幼虫

  生活史

  恙螨生活史分为卵、前幼虫、幼虫、若蛹、若虫、成蛹和成虫等7期(图19-9)。幼虫具有3对足,若虫与成虫都具有4对足。现以地里纤恙螨为例作简介。

图19-9 地里纤恙螨生活史

  雌虫产卵于泥土表层缝隙中,卵为球形,成堆,淡黄色,直径约0.15mm。经5~7天卵内幼虫形成,卵壳破裂,逸出一个包有薄膜的前幼虫(prelarva)。再经10天左右发育,幼虫才破膜而出。遇宿主即爬到体上寄生,在宿主皮薄而湿润处叮刺,经2~3天饱食后,坠落地面缝隙中,3~7天后静止不动形成若蛹(nymphochrysalis),蛹内若虫发育成熟后,从蛹背逸出。自幼虫静止至若虫孵出约需12天。若虫经10~35天静止变为成蛹(imagochrysalis ),成蛹经1~2周发育为成虫。若虫与成虫的形状相似,躯体多呈葫芦形,体被密毛,状似红绒球,有足4对,第1对特别长,具触角功能。雄虫性成熟后,产精胞以细丝粘于地表,雌螨通过生殖吸盘摄取精胞并在体内受精。经2~3周开始产卵,一生产卵100~200个,完成一个世代约需3个月,每年完成1~2代,成虫寿命平均288天。

  生态

  1.宿主和食性 恙螨幼虫的宿主范围很广泛,包括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以及无脊椎动物,主要是鼠类,有些种类可侵袭人体。多数种类的恙螨对宿主无特异的选择性,但也有一些种类有专门的选择性,仅寄生在某些种类动物体上。大多恙螨幼虫寄生在宿主体外,多在皮薄而湿润处,如鼠的耳窝、会阴部,鸟类的腹股沟,翼腋下,爬行类的磷片下等。在人则常寄生在腰、腋窝、腹股沟、阴部等处。

  成虫和若虫主要以土壤中的小节肢动物和昆虫卵为食,幼虫则以宿主被分解的组织和淋巴液为食。幼虫在宿主体上叮刺吸吮时,先以螯肢爪刺入皮肤,然后注入唾液,宿主组织受溶组织酶的作用,上皮细胞、胶原纤维及蛋白发生变性,出现凝固性坏死,在唾液周围形成一个环圈,以后继续增长形成一条小吸管通到幼虫口中,称为茎口(stylostome),被分解的组织和淋巴液,通过茎口进入幼虫消化道。幼虫在刺吸过程中,一般不更换部位或转换宿主。

  2.孳生地 除幼虫必须寄生外,生活史的其他时期都在地面浅表层生活。作为恙螨孳生地必须符合3个条件:①土壤较潮湿,②宿主(主要是鼠类)常经过和停留的地方,③富有若虫和成虫食物(小昆虫及其卵)的地点。在野外多孳生于小溪、河沟两旁,沼泽、水塘、树林及耕地的边缘地带和草地;在居民点多在地热低洼、潮湿荫蔽、环境卫生不好、常有鼠类活动的地点,如墙脚、洞穴等处。恙螨的孳生地常孤立而分散,呈点状分布,称为螨岛(mite  island)。

  3.活动习性 恙螨在其孳生地除可作水平移动外,还有垂直移动,其活动范围很小,未进食幼虫通常只在半径3m,垂直距离10~20cm这一空间活动,这与恙螨的活动能力和喜群集的特点有关。也可攀登地草、石头或地面上别的物体上去或深入泥洞里面。恙螨在水中能生活很久,因此洪水或暴雨及河水泛滥等可促使恙螨扩散。幼虫也可随宿主动物而扩散。

  恙螨的活动受温度、湿度、光照及气流等因素影响。多数种类需要温暖潮湿的环境,如地里纤恙螨适应于湿度大、温度为18~28℃的环境。多数恙螨幼虫有向光性,但光线太强时幼虫反而停止活动。宿主行动时的气流可刺激恙螨幼虫。幼虫对宿主的呼吸、气味、体温和颜色(特别是黑色)等很敏感。

  4.季节消长和越冬 恙螨的季节消长除其本身的生物学特点外,又受温、湿度和雨量的影响,各地区的各种恙螨幼虫发现于宿主体上均有各自的季节消长规律,大致可分为三型:①夏季型:每年夏季出现一次高峰。②春秋型:有春秋两个季节高峰,多数恙螨属此型。③秋冬型:出现在10月以后至次年2月,以冬季为高峰。春夏秋型往往以若虫和成虫在土壤中越冬,秋冬型无越冬现象。

  5.分布 恙螨分布在温暖潮湿地区,尤其热带雨林中更多。东南亚地区的恙螨种类繁多,是世界上恙螨最集中的地区。我国亦以东南沿海至西南边境省区为最多,尤其云南至广东。西藏高原虽然干寒,气候条件恶劣,但在特定的适宜微小气候生境中仍有某些螨种。

  我国的恙螨主要种类及分布

  1.地里纤恙螨(Leptotrombidium deliense) 幼虫躯体卵圆形,体毛较少,活体橘红色,眼为红色。盾板矩形,前缘和两侧缘稍内凹,后缘凸出。盾板上有羽状毛5根,包括前中毛1根,前侧毛和后侧毛各1对。感器毛丝状,基部无棘,端部分17~19支。眼2对。是我国恙虫病的重要媒介。宿主为啮齿动物及其他哺乳类,鸟类,也寄生于人,以野生家鼠属(Rattus  spp)的鼠类为主要宿主。分布于长江以南沿海各省及云南、贵州、四川、西藏,以广东和福建分布最广。

  2.小盾纤恙螨(L.scutellare) 中型螨种,幼虫体色橘红,盾板较大,后缘宽阔钝圆形,突出,前缘常内陷。后侧毛与感器基在同一水平线上。感器丝状,基部有小棘,有时紧贴于主干上,端部有较长分支。盾板毛较长,分支较粗,是恙虫病的传播媒介之一。动物宿主种类较多,包括日本田鼠、大林姬鼠、家鼠属多种,羊、犬、猫、鼬、猴、鸟等。在我国的分布以东北和华北为主,各地也有发现。

  与疾病的关系

  恙螨可引起恙螨皮炎和传播疾病

  1.恙螨皮炎(trombidosis) 由于恙螨的唾液能够溶解宿主皮肤组织,引起局部凝固性坏死,故能出现皮炎反应。被叮刺处有痒感并出现丘疹,有时可发生继发感染

  2.恙虫病(Scrub typhus) 是由感染立克次体(R.tsutsugamushi)的恙螨幼虫叮咬人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持续高热、皮疹、皮肤受刺叮处有焦痂和溃疡、局部或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等。当恙螨幼虫叮刺存宿主时,将病原体吸入体内,并经卵传递到下一代幼虫,然后再通过叮刺传给新宿主,包括人。我国大陆主要传病媒介为地里纤恙螨,属夏秋型。在台湾还有红纤恙螨。最近已证实江苏北部的恙虫病为小盾纤恙螨所传,属秋冬型。恙虫病在我国主要见于台湾、广东、福建、浙江、云南、广西、贵州等省。澎湖列岛也曾有过本病流行。近年来西藏、四川、新疆、山东、江苏和安徽也有本病报告。

  3.出血热 近年来国内有人在小盾恙螨体内分离到本病病毒。但许多疫区在流行季节的调查未发现有恙螨存在。

  防制原则

  消除孳生场所 搞好环境卫生,清除杂草,堵塞鼠洞,尤其是灭鼠。

  药物杀螨 在人经常活动的地方、鼠洞鼠道附近及孳生地,可喷洒六六六、敌百虫等。

  个人防护 野外工作时衣裤口要扎紧,外露皮肤可涂驱避剂(如邻苯二甲酸二甲酯)或将衣服用驱避剂浸泡。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收藏此文】【打印文章】【网上投稿关闭窗口
上一编:第四节 革螨
下一编:第二节 蜱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