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学书籍 > 基础学科 > 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四、神经系统定位损毁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http://www.xxmy.com  2005-3-1 23:36:02 ]  【字体:

  四、神经系统定位损毁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一)中枢神经结构损毁的效应

  早期有关中枢神经系统影响免疫的工作主要采用于核团及束路损毁技术,如电解损毁、手术切割或化学损毁等方法。在1958年即观察到下丘脑结节部的破环可改变过敏等免疫反应的发生和发展。以后研究进一步发现,中枢神经系统中许多部位损伤后均可引起免疫机能变化,如下丘脑内许多核团损毁,常引起抑制效应,提示这些区域为免疫反应增强区。损毁下丘脑前区后,脾细胞及胸腺细胞的数目减少,抗原及丝裂原刺激所致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减弱,不易发生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炎。小鼠下丘脑腹内侧部、背内侧部及弓状核的破坏导致NK细胞活性降低。啮齿动物的结节漏斗区损伤可促进肿瘤生长。在边缘系统,核团损毁的结果多为免疫增强效应,如乳头体、海马列及杏仁核的破环均表现为提高淋巴细胞的增殖水平,海马破坏还增加胸腺细胞数目。人大脑皮层受损后的免疫机能变化似有某些特点,即左侧皮层损伤伴有脾细胞数目降低,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减弱,NK细胞活性下降,但右侧皮层受损则无上述改变,提示大脑皮层在免疫机能调控上的分工及侧化。临床观察说明,左利者易患免疫性疾病也支持上述实验结果。由于单侧皮层损伤后的免疫变化于术后3周消退,这提示可能有某种代偿性机制的存在。鸡胚脑部分切除或损毁可引起胸腺上皮细胞的减少,提示在胚膙发育期,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间即有功能的联系。

  以上工作也存在一些特解难题。其一,从方法学角度考虑,中枢结构损毁难以做到高度局限精确,常殃及许多结构和通路,故引起的免疫状态改变很难认为是部位或区域特异的。其二,这些效应的发生途径及机制绝大多数尚不清楚,仅少数资料表明:中脑导水管及颖核损毁后的免疫增强效应系由副交感神经对胸腺的直接支配所介导的;中枢损毁效应不涉及GC,但与重体激素有关。

  (二)外周神经损毁的效应

  脾神经切除后,小鼠对SRBC刺激的抗体反应增强,新生及成年动物整体给于6-羟多巴(6-OH-OA)可选择性破坏外周交感神经,结果使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刺激引起的免疫应答增强。

  切除免疫动物单侧的第二颈交感神经节能加强同侧引流区淋巴结的PFC数目,用α-甲基酷氨酸以抑制肾上腺髓质激素的合成则可进一步加强此反应,说明交感神经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对免疫的紧张性抑制效应。外周交感神经的免疫调节作用亦存在种属差异,例如小鼠对交感神经损毁所引起免疫变化较大鼠更明显。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收藏此文】【打印文章】【网上投稿关闭窗口
上一编:五、条件反射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下一编:三、应激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