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科植物胡芦巴的种子。补肾阳、祛寒湿药。始载于宋嘉拓二年(1057)至六年掌禹锡、林亿等著《嘉祜补注本草》。
产地和性状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安徽、浙江、湖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及新疆等地均有栽培。果实成熟时割取全草,打下种子,晒干,生用或微炒用。
种子略呈斜方形或矩形,稍扁,长3~4毫米,宽2~3毫米,厚约2毫米。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平滑,微有灰色短毛,两侧各有一深斜沟,两沟相接处有点状种脐与珠孔。质坚硬,不易破碎。种皮薄,纵切面可见有一圈胚乳,用水浸后,胚乳呈粘液状,子叶不对称,淡黄色,胚根弯曲,肥大而长。横切面胚乳占较大面积,子叶两片,长圆形,一端有圆形的胚根。气微,粉碎时有特异的香气,味淡,一微苦。
性味和功能性温,味苦。有温肾阳。逐寒湿之功用。
成分种子含下列成分:①生物碱。胡芦巴碱 0. 13%,胆碱0. 05%。②皂式。③黄酮化合物。④其他。含多种蛋白质,其中有γ-氨基丁酸及( 2S, 3R,4R)斗一羟基异白氨酸等。另含p一谷甾醇和胆甾醇。水苏糖、苦味质、维生素B;、纤维素、半乳聚糖等。
药理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对癌症的作用。胡芦巴碱对小鼠肝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临床上对宫颈癌有效。②止咳、祛痰、脱敏、消炎作用。卜谷笛醇有镇咳、祛痰作用,薯蓣皂式及其威元有止咳、祛痰、脱敏、消炎作用。③抑制胃肠平滑肌痉挛的作用。④催乳作用。种子油有催乳成分,此成分不含碘、氮、硫。⑤缓清作用。去油种子含 50%不易消化的粘胶,内服有致清作用。⑤本品尚有轻度驱除肠内线虫的作用。
应用和禁忌主要用于以下几方面:①肾虚。腰酸。阳痪;②寒迹偏坠、事丸冷痛,配小茵香、川趼楝子、乌药等,或配小茵香、桔核等;③寒虚脚气、肿痛乏力,配补骨脂、木瓜等。
阴虚火旺或有湿热者忌服。(郑俊华)
摘自《中国性科学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