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出处】《中医良药良方》 【组成】野菊花15克,淡黄苓9克,车前子15克(包)。 【功用】疏风,清热,泻火,明目。 【主治】①湿热内炽,清阳被遏,症见头目眩晕,或头部如裹。②高血压病,症见目赤、口苦者。 【制法】上三味按比例加大剂量研成粗末备用,每日取40克用纱布包装后,置保温瓶中,冲入沸水适量,盖闷20~30分钟后饮用,一日分3次服完。 【宜忌】中寒泄泻,舌淡苔白者忌用。 【按语】《山西中药志》谓野菊花有“疏风热,清头目,降火解毒”作用,“治诸风眩晕,头痛,目赤,肿毒。”它含刺槐素-7-鼠李糖葡萄糖甙、野菊花内脂、矢车菊甙、苦味素、侧柏酮等。动物实验证明有降压作用和抗病毒、抗菌作用。黄芩功效,重在泻实火,清湿热。野菊花与黄芩合用后,将因药性的相辅相成而使清解火热之功增强。本方有“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之说,方中参以车前子,利水除热明目,使邪湿热下行而清阳得升,于是目赤消,眩晕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