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一旦生病,最令人头痛、烦心的就是喂药难。年轻的父母手忙脚乱,急得满头大汗,小宝宝还是不肯吃药。
哄之失效,只好狠狠心,采取强硬措施,一手捏住小儿鼻子,一手忙将汤匙塞入口中。小宝宝也许上当一回,但几次就会反抗,把药液、药粉撒去一大半,药丸、药片则吐出口外。即便硬灌能大功告成,但往往带来不幸的后果:口鼻呛水、呛血的有之;造成窒息死亡的也有之。
山东菏泽某医院急诊室,一对年轻的夫妇体抱心脏已经停止跳动的孩子痫不欲生,悲痛欲绝。这个不满周岁的孩子,因发烧、咳嗽送医院诊治,经诊断为感冒引起发烧、咳嗽,医生嘱其父毋田家按时给孩子吃药。但孩子大哭大闹就是不吨,妈妈双手抓住孩子的手脚,让丈夫紧紧捏住孩子的鼻子,将药片强行塞入孩子口内,随即频频灌水。不一会儿发现孩子面色青紫,剧烈咳嗽,呼吸困难,又速将孩子送入医院,途中孩子已经停止了呼吸。经检查,系因药片阻塞呼吸道,造成窒息死亡。感冒并非不治之症,但由于喂药方法的措误,留下了终生遗憾。给婴儿喂药成了年轻父母一件非常头痛的事。
现在,给婴儿喂药终于有了新招。一位当儿科医生的朋友介绍了一种“反射吞咽”喂药法,用起来简便、省事。这个方法是美国匹兹堡儿科研究院与几个儿童医院的专家们共同研究发现的,谓之“反射吞咽”法,能使婴儿自动张口吞咽药物,使用后非常灵验。
具体方法是这样的:只要妈妈或其他人,用喷在距离婴儿面部大约30厘米远的地方,向孩子局部次出一股柔和的气,就可引起小儿张口尽咽的动作。若将事前准备好的药液(药片应加入少许温水溶化),轻巧地送入小嘴中,孩子就会自然地尽咽下去,并无痛苦和不满,因而也就不会反抗。
其实,这种婴儿“反射吞咽”的道理并不深奥。众所周知,人体在遇到外界刺激后,都会发出保护性的条件反射。孩子脸部受到次气的刺激,这个信号立即由交感神经传到大脑神经中根,由于婴儿大脑发育完善,他所做出的“保护性反射”就是人类天生本能的吞咽动作。
专家们的试验记录46明,即使是妊娠33周生出的早产儿,也会有这种“反射吞咽”功能。试验记载还表明,当孩子生长到11-24个月后,这种“反射吞咽”即逐步消失。
由此可见,利用“反射吞咽”喂药的新法,只对两周岁以内的婴儿比较适宜。当然,吹气者不仅要注意“温柔”,更要注意自己是否有呼吸道系统的疾病,即使偶然感冒,也应请健康家人为之“吹气”,以免自己有病传染给孩子,或加重孩子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