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心理驿站 > 心理
心理专家关于大学生自杀的探讨
http://www.xxmy.com ] 点击数: 【字体:

大学生、特别是博士生自杀,这对于个人和家庭是一种悲剧,对社会也是极大的损失。国家和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并不容易。他对多年努力奋斗的放弃,也是对自身资源的不珍惜。因此,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有什么原因,自杀都是一种傻事,不懂生活的人才会拒绝生活。

1、大学生自杀并不是新闻,国内外每年都有大学生自杀事件的发生。

近年来出现大学生自杀有增多趋势,这与我国以及全球自杀率增加是有相关作用的。整个社会的环境是竞争压力不断升级,人与人之间隔阂加大,生活节奏加快,用于交流沟通的时间大大缩短。从教育和社会文化来看,国内外青少年都开始抵制灌输式教育,尤其是东方国家,如日本和我国(包括港台),这造成他们的思想的迷失,应试教育的存在把这些问题忽视或压制,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价值错位问题。世界观、价值观的偏差往往造成人对社会的不适应,他们会夸大所受到的挫折和压力,更多地忽视事物的好的方面而仅仅是看到那些不好的方面,笼罩于灰色心境,特别是苦难感中,一些心理承受力较差的人不能及时地调整自己,就可能产生自杀冲动。

对于企图自杀的人,他们往往有很多信号释放出来,这其实是他们对社会的求救。但是由于大多自杀者都性格内向,不善于与外界环境交流、联系,这些信号的覆盖范围很小,也难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如果这些信号能够及时地被细心的人拾取,如果他们有倾诉、交流的途径和方式,如果他们能够得到温暖、理解和关爱,一般都不会将冲动上升为自杀。这就是危机干预非常重要的原因。

从绝对人数和自杀率来看,这两年大学生自杀增多的幅度并不像人们想象的大。我们有自杀数量异常放大的错觉,是由于媒体(包括网络)的报道增多,这是社会对自杀现象关注的表现。由于偏见,历史上人们把自杀视为羞耻或者社会阴暗面,羞于公开言谈,家属/单位/有关部门少报、不报或舆论控制,其统计数据可比性很低。数据的真实性也值得怀疑。随着社会的发展,认识的不断提高,身心健康越来越得到重视,媒体对自杀的报道和分析探讨越来越多,资料的真实性在不断提高,人们也开始渐渐正视自杀现象,这有助于自杀的研究和防范。

2、在更多的情况下,我们应该认识到,自杀是一种病,需要的是更多的爱和关心,还有交流。

自杀的原因很多。自杀冲动是在一定的诱发因素作用下才会产生的。但是消除诱因仅仅是治标不治本的行为。防治自杀最重要的是纠正人们对世界对人生不正确的认识、学会问题解决的正确方法和途径,激发生命固有的存在需求和发展需求;对于由于长期心理障碍已经形成心理疾病(主要是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的,首先要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从内因来看,大学生自杀和其他成年人的自杀没有本质的区别。都属于错误地评估世界、错误地评估自己,对问题束手无策。心理疾病的出现,也是由于这些情况的长期存在而又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自我调整造成的。由于学生生涯较为单纯,调整的方式和方法相当有限。如果一个学生较为内向,朋友少,与环境交流和沟通不足,自身的发展需求往往会转变成压力,更多地集中于自身,造成伤害。

在任何环境中,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任何阶段,每个人都要面临巨大的生存和发展的压力。每个人都存在着发展需求,发展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就会以精神能量的方式作用于自身。压力感是一种精神能,是存在需求和发展需求对人的行为驱动的最重要能量。自尊(虚荣)、安全感、社交恐惧等压力来自于存在需求,它们的特点就是阻碍变化。一般我们所说的压力往往来自发展需求。自我意识的唤醒是这种压力的根源。没有自我意识,发展需求不会作用于人的大脑,也就不会有压力。适当的压力是人前进的动力。但是在社会生活中,往往由于心理承受力、认识、思想境界等原因造成压力过度的现象。有理想有追求的人的压力感会小一些,能够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组织/集体中的一员,并积极主动地配合大系统运行的人压力感也会小得多。如果人以自我为中心,压力就会变得很大,人也容易在变化的时代中迷失,造成更大的身心伤害。而以自我为中心,这正是现在家庭教育失败造成的孩子的通病。一些人善于化解和释放压力,尽管有压力感的出现,也很少受到压力感的不利影响。那些不善于化解压力的人,就会积累这种精神能,在长期的焦虑中引起身心机制失调,诱发各种心理、生理疾病。青春期的孩子也更多地受到发展需求的困扰,一方面渴求成长,另一方面又由于中高考压力,没有时间和机会去接触、了解成熟处世方式方法。心理的幼稚在大学阶段往往会体现出来,挫折、失落、没有方向、自闭,甚至放纵。发展需求的异化很可能造成对存在需求的否定,最极端的就是自杀。

自杀往往还都是冲动。每个人都会产生冲动,这就需要有冲动控制或者冲动引导机制,或者由于外部事物将构成冲动的精神能量释放。自杀作为一种对人最为不利的冲动之一,如果个人已经钻入死胡同,失去调节能力的时候,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不但可以得到倾诉、疏导,更能够学习更优的问题解决方法,获取别人的人生体验来丰富自身感受。这无疑是自我危机干预的最佳选择。

3、一般来说,家庭教育对人的心理健康极为重要。在相当多的情况下,青少年自杀都是家庭教育失败的结果。我目前正在做家庭与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感受越来越深。家庭出身与自杀没有直接关系。我们看到一些家庭与自杀的统计结果似乎有分层的显著差异,那是因为家庭教育造成的自我定位与社会认知是否协调造成的。

我国自杀人群中出现女性自杀比男性自杀高的现象,这是由于女性自我期望过高造成的。我国妇女解放工作做的最彻底,男女平等也做的相当出色。但是由于封建思想残余,以及性别的实际差异,往往女性所承担的压力要大得多。大学女生由于面对的诱惑很多,又没有学会面对诱惑的正确态度和方法,这样会在欲望得不到满足,或者没有达到期望时积蓄压力,造成心理过敏。现在的孩子由于娇生惯养,保护过多,其社会适应能力,特别是情商都在下降。比如一些城市严控高考噪音污染,考前实行交通管制等等行为都是在制造温室,短期看来有效,长期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的。不经历风雨,如何见彩虹。心理素质的提高并不是通过一两次咨询、或者课堂教育能够提高的,这是整个社会的事。

专业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大。但是许多内向的孩子避免过多社会接触,倾向于选择理工类专业。

4、 我不建议纯粹以年份来划分时代。而是以社会变革以及学生特点变化来分析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发展和变化。

改革开放,恢复高考,最初几届的大学生大多是受过磨练的青年,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强,学习态度和目的都很明确,比较有理想和追求,自杀率不是很高。

后来高考渐渐成为应届生为主,即使有往届生,也主要是高考落榜的高中生。他们存在社会经验少,理想化倾向较大等普遍性特点。

这又可以分为80年代以前和以后出生的孩子。

改革开放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与世瞩目。80年代前出生的城镇孩子在小时候很多都经历了艰苦的日子,在青春期又面临西方思潮以及突然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困惑,他们的经历、感受各异,迷茫和混乱较多。整体上看,他们的挫折感较多,心理素质得到一定的锤炼。虽然迷失、难以适应社会变化、情感生活公开化等问题造成了自杀率上升的趋势,但是他们由于儿童期的社区关系和谐,以及兄弟姐妹的存在有着较好的压力释放机制。

80年代以后出生的城镇孩子有以下特点:独生子女较多,社区关系越来越淡化,过多的学习压力妨碍了游戏和交流。他们的心理往往很不成熟。家庭和学校为他们设置了过于优越的环境,这其实是一种变相的社会隔绝,造成他们认识的社会和身受的社会有着巨大的差异,不适应、怀疑、对抗等等现象层出不穷。他们的心理问题最多。但是由于社会对心理健康越来越关注,心理调适的方式方法越来越被普通人了解,在很大程度下抵消了各种极端心理的作用。

5、社会稳定的国度,自杀率会下降。

日本和四小龙的自杀率是比较高的。这主要是因为:

生活节奏快,自我调适的时间太少。

优越的生活条件,往往会导致个性脆弱。

东方文明强调忍,不利于压力释放。

东方人特有的细心、认真和谨小慎微,这过分了反而容易形成压力和狭隘。

东西方文化碰撞造成的无所适从。

据报道,日本大学生自杀原因排第一位的是精神障碍。这和压力过大有直接关系。成长空间越小,发展需求就越得不到满足,竞争也会更激烈。

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渐渐也走上这一轨道。因此必须密切关注。

所幸是我国危机干预启动的较早,应该能够在社会发展中对青少年成长给予更好的支持。

6、目前每年全球约有100万人自杀。日本超过3万。台湾在2000人以上。我国的自杀人数20多万,自杀率处于平均水平。

国外从19世纪开始真正把自杀作为社会现象和病理现象进行研究。

在我国,对自杀现象的研究曾一度成为禁区。

1991年7月1日,南京危机干预服务中心成立,这是全国首家危机干预中心。各地危机干预中心也开始发展、建设。

1992年12月在南京召开第一届全国自杀预防和危机干预讨论会。

1994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危机干预专业委员会的成立,正式放开对这一科研领域的研究,有关调查研究还得到了政府的认可和资助。

一向保密的中国自杀率先后由国家统计局在《中国社会统计资料》和世界卫生组织卫生统计年报上发表。

各高校对心理咨询的试点是在90年前后,在90年代得到快速的发展。目前几乎每一个高校都有心理咨询老师,较大的院校甚至有独立的心理咨询机构。在这些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些都有利于大学生的危机干预。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打印文章】【网上投稿关闭窗口
上一编:没有
下一编:女大学生校园坠楼身亡
精彩推荐
最新更新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