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女性 > 新娘手册 > 新人动态
婚俗:上海婚恋文化小史
http://www.xxmy.com ] 点击数: 【字体:

上海1848年开埠以后,西方文化慢慢地融入传统文化,使上海婚恋文化吸入了许多外来文化的元素,最终形成了与众不同、中西合璧的婚恋文化形态。

1935年,在当时由国民政府所提倡的“新生活运动”感召下,上海为一批新人举办“集团结婚”(即“集体婚礼 ”)。参加者多是中产阶级家庭中人,也有名媛小姐和绅士“小开”来凑热闹document.write("");ad_dst = ad_dst+1;的。

这种集体婚礼基本是中西合璧的:婚礼上乐队演奏的大多是西方乐曲。有趣的是,新郎穿长袍、马褂、戴礼帽;而新娘是西式婚礼服装,戴白色头纱(到40年代,新郎的婚礼服装发生变化,大多穿中山装或西装,新娘的婚礼服则大体依旧) 。

1949年后,上海和全国一样进入新旧文化交替时期,婚姻也处于一种“暧昧”的中间状态。结婚时,男的大多还是西装、皮鞋,女的还是大波浪发式、白色婚纱。但同时也有了着列宁装的新娘与着军装的新郎的照片出现。进入上世纪60 年代以后,原本带有西方文化色彩的上海婚姻形态终于发生巨变,这种变化不仅表现在观念方面,也表现在形式上。比如,“ 找对象”——

“对象”:

偏见与实惠

上世纪60年代以后,上海的婚姻观念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寻找伴侣有了一个全国通行的新说法:找对象。选择“对象”最主要的标准是所谓“成分”,资本家、小业主的子女不再吃香,工人家庭出身的青年受到青睐。

上海人找“对象“不仅相当实惠,而且有许多偏见。比如地域的成见,如所介绍的对象是江北人,成功几率就很小。还有就是不娶外来的女人:因为过去的户籍规定,子女要“跟”母亲,这将意味着将来的孩子享受不到“上海待遇”,例如户口问题等。

上海人在找“对象”时,一直很讲求实惠,很现实。“文革”前,上海普遍有这样一种心态,就是最好嫁有海外关系的家庭子弟或归国华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嫁外国人的情况逐渐多起来,再后来,理想的“对象”又渐渐变成了老板、企业家或者其他有钱人。

恋爱:

“压马路”和“爱情墙”

以前,上海人谈恋爱,大多数是在马路上,一边走一边说话,因此有“压马路”之说。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外滩是年轻人谈恋爱时最喜欢去的地方,黄浦江边的那段防汛墙曾被称为“爱情人墙”。“人墙 ”从黄浦公园可以一直排到十六铺码头。

婚礼:

从20元涨到1000元的礼金

上海人的婚礼形式,主要有世俗婚礼和宗教婚礼。

举办宗教婚礼的多是信教的教徒。

世俗的婚礼,是上海人普遍认可的形式。一般认为,拿了结婚证书,从世俗的眼光看,还不等于结婚。必须要给同事和亲友发糖,还要办酒席,当然,参加酒席的人,都要送礼金。礼金根据时期的不同而不同。

上世纪80年代,一般的同事、好友送20元就可以了,如今则要送800-1000元,否则会有送不出手的感觉。

上世纪80-90年代初期,普通人家办喜酒大多在家里,如家里地方太小,就会借用邻居家的地方,也会借用邻家的桌凳碗筷之类。由此应运而生了专门帮别人做婚庆酒席的厨师,一些刚退休的饭店师傅,通过熟人介绍去结婚的人家帮做酒水,不仅口味与饭店差不多,而且省钱,多余的饭菜还可留作下一餐用。因此,这样的师傅很受欢迎,到了春节、国庆婚事集中的时节更成为抢手的对象。

不过,上世纪90年代下半叶,这样的形式就越来越少了。人们觉得去酒楼饭店办喜宴,可以省去许许多多的麻烦,同时也显得有一定的档次。

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纪80年代,上海曾流行过不办酒席,以分喜糖代之的婚庆新形式,后来又有“旅行结婚”,即不办酒席,新娘新郎在结婚期间到外地旅游。

但这这两种形式似乎都没有得到广泛认可,不久就慢慢消亡了。

物质准备:

“子孙马桶”和“三转一响”

婚姻最早是个人的事情,然后又是家庭、家族的事情,最后又成为社会的事情,因此有了一系列的所谓婚礼的程序,其中颇值一说的,是双方的“前期物质准备”。

结婚前,女方家长要准备棉花胎、被面、被里、枕头、枕套、洗脸盆、洗脚盆,有的人家连马桶都准备好了,即使是有抽水马桶的新房也是这样,这个马桶被称为“子孙马桶”说起棉花被胎,即使到了上世纪80年代,女家都要准备几条或者十几条,在当时,这常常需要兄弟姐妹以及亲戚朋友的帮助。

男家要为结婚准备的东西,主要是房子、家具和酒席。计划经济时代,有钱也买不到房子,因此房子几乎成为嫁娶最重要的先决条件,哪怕能有七八个平方单独房间就很了不起了。没有房子的,就只好在父母房间里搭个床,中间用大橱隔开,或者用帘子挡住。这可能就是上海人挥之不去的“房子情结”的缘由。

家具也是结婚必备的要素。上世纪70-80年代,上海流行所谓的“16只脚”、“24只脚”、“36只脚”,甚至还有“72只脚”的说法。这里的“脚”,是指家具的腿。此外还有过“三转一响”的说法,“三转”指缝纫机、自行车、电风扇;“一响”是指收音机。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上海人的婚姻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婚礼新形式,如水下婚礼、空中婚礼等,增加了上海婚姻文化的色彩。

回味近百年来上海历史上的婚姻文化及其变迁,确是件有滋有味的事情。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打印文章】【网上投稿关闭窗口
上一编:新人:借胆求爱趁醉结婚
下一编:风尚:婚礼上的时尚物品(图)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