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女性 > 新娘手册 > 新人动态
动态:校园“崛起”的第三性
http://www.xxmy.com ] 点击数: 【字体:

 

第三性人?揭开玛丽莲·梦露的性别之谜 第一性禁忌

“高校共有三种性别 :男人、女人、女研究生!”

这是高校正在流行的一种言论,“翻译”过来就是:“女研究生”既被传统女性所不容纳,又被男性高傲地拒之门外,非男非女,成为第三性。也许只是笑谈,但高学历女性在新时代的爱情、生活和工作处境,由此露出冰山一角,成为社会各界人士所关注的热点话题。

参与调查的社会学者为此生气。且慢,你不要立刻作出结论,“第三性”的含义是条旁支甚多的路,你可以选择一条来走。是做女权主义者,坚决打倒“第三性”,捍卫女研究生的声誉?还是退回传统,承认高学历只是女人一件华而不实的外套?或者迈出一步,我行我素,就做独立的第三性!

那么,在氛围相对干净的学校,女研究生的真实处境究竟如何?爱情的舞台剧里,男人又是否有宽阔的心胸,包容优秀伴侣?步入社会,高学历女性又是否会遭遇自己的“滑铁卢”?争论的声音此起彼伏,在要求“男女平等”的呼声里,也有人高举“抗议无效”的牌子……

不,我们不仅想告诉你,究竟大家怎么看待女研究生,而且想通过展示思维方式的迥异,告诉你一个问题的多种解法,一个人可能的多重身份。我们希望,这些声音或许能成为钥匙,打开更大的一扇窗子,破除陈规陋俗,解放心灵。

话题永远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探询不同的思想轨迹,让你逐渐找到自我,找到内心强大的理由,才是我们的栏目得以生存的氧气。

……校园进行时……

北大男生:知识是最有魅力的女人香

曾华锋(北京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

女研究生是“第三性”,还是广寒宫的“宫女”,我个人都觉得是无稽之谈。不修边幅或者特别清高,也是个别现象。至今我还没发现身边的女研究生有何怪诞之处,反而觉得她们幽默聪明,知识面广,更容易沟通。就是成为所谓“第三性”,也不该被如此大张旗鼓地声讨。F4,这四个花朵一般的男人,不也颠覆了旧观念大受欢迎?男人可以妩媚多姿,女人可以阳刚十足,这个社会,鼓励你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被人家一说“第三性”,有的女孩悲悲切切,有的甚至为此放弃考研,那才让人笑掉大牙。

高校扩招已几个年头,女性高学历已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一些重点大学,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研究生与本科生的人数比例接近1:1,女研究生不再是“凤毛麟角”。万柳公寓居住着两届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6000多人,女生就占了一半。大家一起挤车去学校上课,一起晚练,一起旅游,其乐融融。

不管是才貌双全,还是其貌不扬,具有才华的女研究生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常给人惊喜甚至惊艳的感觉。灯笼再精致,不点亮又有什么用?知识才是那根灯芯,才是最有魅力的女人香。我们好些课程都是讨论课,有的女生上了讲台,回答问题或陈述观点,反应敏捷,聪慧过人,常让男生击掌喝彩。独立人格和高等学历,并不一定就会剥夺女性的“女人味”,相反,聪明女人更懂得如何将两者相融合,为自己赢得掌声。那相貌平平的女记者闾丘露薇,出现在伊拉克的战火中时,也是如此妩媚动人!

当然,这是我的一家之言,自有同胞不喜欢知识女性,那好,刚好减少竞争对手,我乐得独享“女人香”。

清华女生:性别永远不是决定因素

侯文婷(Cadence公司的研发工程师)

我从清华毕业一年,现在在Cadence公司工作。“第三性”是陈词滥调,还是新鲜名词,我无心理会。社会变化如此迅猛,很多领域都以难以想像的速度前进,要做的事情太多了,不管男人、女人,发展都是第一要着。

回忆我的校园生活非常美好,而攻读博士期间,是我人生的黄金岁月。

那三年,我的学识快速增长,学会了如何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撰写高水平的论文,学会了编程技巧,如何作中英文报告。另一方面,我的性格更加乐观开朗,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健身是必不可少的,我的羽毛球水平日益精进,和男友的混双可以战胜一般水平的男双呢!清华具有国际水平的室内游泳馆,也是我的最爱。长假我喜欢背包旅游,和同学饱览名山大川,也曾出国体会异域风情;平日也常结伴去看欧美大片、打沙壶球,泡吧、开卡丁车……

在礼仪、谈吐、服饰和修养方面,女博士照样留心,欣赏时尚的东西。我常常变换头发的颜色,配合季节和服饰的变化,还定期去美容院作护理,让自己更加清爽美丽。这是所有女孩的自然爱好,女博士也不例外。现在我的工作就是研究编程,回到家里脱下职业装,我还是厨艺高手,家务也做得井井有条。

学历和性别都不是幸福与否的决定因素,一切都要靠实力去争取。不用附庸“第三性”,或者谴责大男人主义,你只要尽自己所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外界的评论,只当是耳边吹过的风。生活,就美满了。

……婚恋方程式……

“男女平等”是块夹心蛋糕

辛唐米娜(青年女作家)

高校这种说法并不新鲜,早先的版本是“男生,女生,女博士”,现在男人仿佛气量更小了。我无心考证这一说法的来龙去脉,不过传统的男女关系逐渐解体,已成大势所趋。我早在小说里写过:这也是个混淆性别的年代,没有男人或女人之分,只有强人与弱者,一切都很公平。对女人来说,走出家门在社会拼杀早不是壮举,而是谋生的必须。对男人来说,软弱无能也不是致命缺点,“家庭主男”地位日益坚固。

于是第三性的产生合情合理,虽然此刻仍经历着磨合的痛苦。

曾见识过一场强女人与强男人的爱情。一个是IT精英,一个是高级白领,都是硕士学历。强男人说:“她将自己的世界保护得滴水不进,我不知道怎么爱她。”强女人回答得经典:“独立才能让我的世界平衡,万一分手也垮不了!”她是“第三性”吗?有点儿。决不在经济上依附男人,也不满足仅仅做贤妻良母。拒绝藤缠树,她就是和男人并排站立的另一棵树,同等姿态迎接风雨。

某女是研究生院公认的美女,听说“第三性”就笑了:“优秀的高学历女生,自然让男人感觉到压力,甚至自卑!”果然有网友回应:“听听,哪敢要?不如找个没读过书的女人呢。”都担心这种女人的爱难圆满,她们倒自信十足:“一杯咖啡凉了,另一杯咖啡正在炉上!”

不过,毕竟男女有别,凡事有度。高学历的女人书读得多,想得也多,但真要把“男女平等”的内涵贯彻下去,也有难题:一是你必须独当一面,像男人一样承担繁重的社会责任,回家还得扫地煮饭;二是你够好运气,能遇到真正赏识自己、包容自己的男人,这样的男人还是稀缺资源。

现实就是现实,从招聘广告到家里的公婆,大多贴着重男轻女的标签,怎么“平等”还是漫漫征途。这种要求是块夹心蛋糕,夹着的果酱是甜是苦,只有尝过才知道。第三性女人能否在男权社会里谋一亩地经营幸福,还要看造化,不过我为她们感到骄傲。

我爱博士女友

郭宇宽(曾任湖南卫视“新青年”主持人,现《南风窗》记者)

喜欢女护士还是女博士,本属于个人审美趣味的范畴,但这些日子总有人拿女研究生说事,决心要把讽刺挖苦进行到底——真想不明白,女研究生都招谁惹谁了?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大路朝天各走一边,轮得着你瞎操心吗?

说女研究生是“第三性”的男人,大抵有两种可能:

一种是发诛心之论,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看着女研究生举止娴雅,气质不俗,当然心生羡慕。若是偏偏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怎能不由慕生嗔?在网上发些愤世嫉俗的酸话,自然可以理解。好在他们不是股市的庄家,这些耸人听闻的言论,也否定不了蓝筹股的真实价值。为了表明我的真诚,实不相瞒,我的女朋友就是博士。我经常鼓励她要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向上攀登,越成功越好,我巴不得也有机会当贤内助,体验“相妻教子”的恬静生活。

另外一种人就是对女研究生怀有偏见。和那类情路坎坷的苦命人动机不同,他们对事业心强的知识女性敬而远之,认为她们太专注于学业与事业,缺乏女人味,这不是一竿子扫一船人吗?还有的男人更加可悲,披着大男人主义的外套,希望女人总是瞪着一双学龄前儿童般天真无知的大眼睛,无限崇拜地看着自己,这才心理满足。如果对方的学识反而高出自己一筹,他都如坐针毡,浑身不对。

这让我想起《笑林广记》里的一则故事。某位劳动妇女的丈夫是个侏儒,偏偏还好打老婆,一旦兴起就命令老婆:“把我抱到凳子上!”抽完老婆的耳光,他再下条命令:“把我抱下来!”邻居看见了很不平,对他妻子说:“你论力气比他大,论个子比他高,干吗由着他打?”妇女悠悠叹口气:“在外面没有人把他当男人,只有回到家,他才感觉自己像个男人。”是笑话吗?我却怎么也笑不起来。

那些不懂得欣赏优秀女性的男士,我个人觉得,就是精神上的侏儒。

……专家在线……

刚柔并济,方为巾帼英雄

李建平(女性问题研究专家)

当某高校流传这种怪论时,当地的女研究生立刻予以反击,以“我们美丽而且独立”的宣言与之抗衡。不少报纸还刊登了女研究生们的靓照,让人的确刮目相看,心底暗自赞赏。

早几十年前,人们对“女性”的要求标准单一:和男生一样穿灰蓝土衫,一样上山下乡,所有的女性特征,都被革命时代潦草带走。而现在,人们显然对女性自身有了更多的要求,尤其是外在形象上面。各种美女新鲜出炉,各种世界小姐评选活动如火如荼,从外在明媚的妆容衣饰,到举手投足的娴雅,女性的美被演绎到极致——你让被“美丽女人”惯坏了的那些男人,怎么不会对生活中的女性也苛求呢?

女研究生群体被冠以“第三性”的称呼,可能就在于其“女人味”的缺失。不要单纯地批判大男人主义,女性不也更欣赏衣冠楚楚、具有绅士风度的男性吗?礼仪和服饰的得体,是作为“人”的生活需要,不仅仅针对女人。读书本身没有错,不过高学历女生将更多的时间花在事业和学业上,有一部分的确对自身的形象关注不够。我个人觉得,高学历女生如果能塑造良好的外在形象,就会更加完美。小到发型配饰,大到每日着装,不一定要多么高档,起码干净、和谐,就能打造出一份知识女性独有的从容美丽。

无论在职场还是在家里,内外兼修的知识女性懂得刚柔并济,以柔克刚,方为巾帼英雄。

吴人何苦怨西施?

夏学銮(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习俗,至今男权思想还有沉渣。把“女研究生”当作与“男人、女人”并列的“第三性”,无论其始作俑者是谁,都是对女研究生的歧视性标定。

性属认同是人类身份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女性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和发展空间时,却也可能失去作为女性本身的社会认同。“女强人”感情坎坷,“女博士”难择佳偶,都一度成为热点。

男性容易对某一类女人贴标签,已经司空见惯。美女一不小心就成了“红颜祸水”,西施也难逃定律。直到唐代诗人罗隐心有不平,写诗《西施》:“家国亡兴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不知道谁会为女研究生的“第三性”来平反?但是,男性的性别歧视该好好反思,告一段落了。年轻的知识女性,也是建设社会的生力军,理应得到男性的理解和尊重。如果不能忍受女性超越自己,那么停止埋怨和讥讽,奋起直追才是血性男儿。

……七嘴八舌……

女大学生:我今后肯定要读博,虽然身边的男生都说,年轻漂亮的本科生更适合当老婆。可是我并不是为了当谁的老婆才来到这个世界的啊。

某报男编辑:采访过一个娇滴滴的美女,今生的愿望是不要读太多书,但要永远这般美貌。美女再浅薄,也比才女受欢迎,不过从长远来看,才华更有升值潜力。

在读女博士:我刚披上婚纱,男友也是博士,导师是我们的主婚人。志同道合,互帮互助,这是我们婚姻稳定的基础。衣食无忧,收入稳定,这是我们生活幸福的源泉。

男健身教练:不管学历高低,女人总要有女人味。不会着装,不修边幅,学究气十足,你怎么爱她?女研究生应该知识与形象并重,建议学校开门“形象设计”的课程补修。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打印文章】【网上投稿关闭窗口
上一编:8分钟的爱情在流行?
下一编:叶永烈与小灵通的不了缘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