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肺结核专题 > 其他文章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失眠原因不简单

失眠原因不简单

  导致失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精神疾病、躯体疾病,有时药物及环境因素也可引起失眠,但最为常见的原因还是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引起失眠的因素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情绪不良性失眠是因情绪激动,如兴奋、喜悦、焦虑、悲伤、恐惧等,使机体一时不能调整适应所致。患者多伴有焦虑和抑郁反应。

  当引起情绪激动的原因消除,或经自我调整后,可在1~2周内恢复正常。情绪不良性失眠可因再遇情绪激动而复发,也可因诱因持续存在或紧张焦虑过度而使病程迁延,最终发展为心理生理性失眠。

  心理生理性失眠是单纯因持续精神紧张引起的失眠,且在诱因去除后失眠仍持续存在。造成精神紧张的因素和表现主要有:①生活中出现了负性生活事件,或长期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之中。患者常伴紧张性头痛,进一步干扰了睡眠。②睡前强烈希望有一次良好的睡眠,由此而过分焦虑不安,反而造成入睡困难。③过分担心失眠对健康的危害,在经过几夜失眠后,这种担心更加强烈而将注意力都集中在失眠问题上,使精神进一步紧张和焦虑。心理性失眠的患者应积极作好自我心理调整,并注意安排好日常生活节奏,有劳有逸,进行自我放松。必要时可在医师指导下适量服用些镇静催眠药,以改善睡眠。

  习惯不良性失眠是指由于睡眠习惯不良所致的失眠,如睡前大量吸烟、饮酒、喝茶或咖啡,或者剧烈运动,过于兴奋,说话时间过长等,这些都会增加入睡难度,且使睡眠质量下降。还有些白天睡得过多,昼夜规律紊乱,到了夜间入睡困难或睡眠时间过短,呈现失眠状态。对此,要进行自我调整,克服白天贪睡的不良习惯,逐渐恢复睡眠的正常节律性。

  环境影响失眠有两种情况:一是养成了某种与入睡相伴随的行为习惯,如长期看电视入睡,形成了对电视的依赖,一旦没有电视可看就发生失眠,这种失眠又称入睡条件性失眠。二是环境不良因素对睡眠造成了直接影响,即真正的环境性失眠。常见因素有严寒、酷暑、噪声、强光等,或处在需要保持警惕的环境下,如守护病,身处危险场所等。这些因素可使感到不安或紧张焦虑,并由此产生失眠,一旦环境变化或环境因素消失,此类失眠常可自行消失。

  由此可见,引起失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所以患者出现失眠以后应该仔细查找原因,并注意改善和消除。同时,要注意学习有关失眠的医学知识,掌握一些能促进睡眠的方法,如养成按时就寝、按时起床、不恋床的好习惯,学会自我放松的心理疗法等。对于心理因素所致的失眠,应尽量从习惯、行为和心理上作调整,少用安眠药物。

2003.12.04

来源:东方网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睡眠呼吸疾病不可小视
焦点新闻
·脐疗助眠法
·焦虑让我不知所措
·“我真的很无能吗”
·失眠者的自我心理调适
·西沙必利致尿频及失眠
·金纳多注射液致失眠、大汗
·失眠同抑郁症有关
·精神愉快的人为什么患失眠的少?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