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仙碱致光敏性药疹
秋水仙碱即秋水仙素,作用与长春新碱类药物相似,能使细胞的有丝分裂停止于M期。本品尚有消炎镇痛作用,因而可用于痛风的急性发作期。该药具有光毒性,某些敏感体质的个体在服用本品并光照后可出现皮肤的过敏反应。近来我们发现一例由该药诱发的光敏性药疹,现报道如下。
患者男,68岁,主因左足疼痛,血尿酸增高在某医院门诊诊断为“痛风”,予以秋水仙碱lmg bid po。2天后,该患者面部、颈部及胸部皮肤出现红肿及渗液,瘙痒显著,遂自停服该药来我院就诊,即刻以“接触性皮炎”收入病房。
入院后发现患者头、面、颈及胸部V型区皮肤高度水肿,弥漫性充血,皮损上密布丘疹、丘疱疹及水疱,并有大量渗浓及渗液性结痂,皮损边界清楚,其它部位未发现皮疹,患者一般情况好。根据皮损的分布范围、损害特点及发病前有明确的用药史而修改原诊断为“光敏性药疹”。经静滴甲基强的松龙,口服抗织胺药物及防光剂氯喹,3%硼酸水溶液局部湿敷及含有糖皮质类固醇激素的糊剂外用等治疗后病情迅速得到控制,1周后痊愈出院。
讨论根据患者皮损仅限于光暴露区域之皮肤,发病前两天曾连续服用具有光毒性的药物秋水仙碱的过程,故由秋水仙碱导致的“光敏性药疹”的临床诊断可成立,但因患者拒绝行紫外线敏感试验及相关药物的斑贴试验,从而缺少进一步完善临床诊断的其它指标。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0年第3期 席海英(山西省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 王玉英(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北京100083)
200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