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核细胞白血病研究和治疗实验模型
世界上第三株、中国第一株人类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日前在江苏省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培养成功。这株细胞系被命名为“SHI—1”——由苏州、血液、免疫的英文单词首个字母和数字1组成。
我国白血病高发,但可用于研究的白血病细胞系则缺乏“国产品牌”。目前,国际上已培养的1000余株白血病细胞系中绝大多数为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的白血病细胞系十分稀有(国外仅有两株)。而临床上的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恶性程度高,治疗预后差,死亡率很高。为了攻下这个难关,提高化疗效果,就必须建立国产的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系,为提高疗效提供研究平台。
苏州大学博士研究生陈苏宁在导师薛永泉和张学光教授的指导下,在实验环境中克服了细胞出现变异、污染和自身凋亡的重重困难,两年来通过对300余位白血病病人相关细胞的体外培养,终于获得成功。
根据国际标准,体外增殖6个月以上保持原特征不变,即可被认定为成功的细胞系。而SHI—1的倍增时间为36小时,截至目前已持续旺盛增殖10个月以上。将其注入裸鼠体内后,100%导致肿瘤生长。单核细胞白血病化疗的耐药机制也通过SHI—1实验模型得到初步证实。
有关专家指出,这项成果为我国单核细胞白血病的研究和治疗提供了实验模型,可以在此基础上深入开展相关研究,以期提高此类难治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此外,专家们还将总结成功培养SHI—1的经验,进而培养出具有其他染色体特征的新的白血病细胞系。
2003.04.21
健康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