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卫星早期诊断膀胱癌具优势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程书钧院士等成功建立了一套适合中国人群使用的微卫星DNA标记早期诊断膀胱癌的技术,该技术的阳性检出率高,并有助于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判断。
所谓“微卫星”,是指广泛分布于基因组中的简单重复序列。由于它的分布广、密度大、多态性好,并且片段比较短,因此非常适合于用敏感的PCR法扩增,能够对少量的临床标本(痰液、尿沉渣等)进行有效分析。国外学者曾在《科学》杂志发表论文显示,用微卫星分析方法,可以直接从病人尿液中的脱落细胞检出早期癌变细胞,准确率达95%。现任国家“973”相关项目首席科学家的程书钧院士在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经费资助下,开始了5年的研究。
他们采用美国报道的13个微卫星位点对36例中国人膀胱癌进行分析,发现微卫星异常检出率只有文献报道的一半,即意识到这可能是由于东西方人种之间的差异(或病因学上的不同)所致,因此不再照搬西方人的研究结果——他们先后筛选了80多个微卫星位点,最终确定适合于中国人的14个位点的诊断组合,对92例病人进行了尿沉渣双盲分析,在其中88%(65例)的膀胱癌病人中检测到微卫星异常。在同时进行尿沉渣细胞学和微卫星分析的48例膀胱癌患者中,微卫星检出的阳性率为88%,远远高于细胞学检出率(50%),且细胞学手段所检出的主要是中晚期病例,而微卫星检出率与分期分级无关,这表明微卫星分析对早期膀胱癌的诊断更具优势。他们在研究中还发现了膀胱癌中微卫星缺失频率很高的位点,经精细作图和一系列分析研究,提出DPC4基因的失活在膀胱癌发生中有重要意义。
2001.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