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口腔癌专题 > 文献资料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口腔癌肿瘤血管生长的临床病理学意义

口腔癌肿瘤血管生长的临床病理学意义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1999年第4期第34卷 论著摘要

作者:王大仁 谭学新 邓春富 王玉新

单位:110001 沈阳,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口腔科

  为研究口腔癌中微血管密度(MVD)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我们对该肿瘤中微血管进行了定量研究。

  1.材料和方法:收集我院的54例口腔癌标本,均经病理证实。标本制成5 μm厚石蜡切片,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一抗为CD34单克隆抗体,DAB显色,以PBS代替一抗做为阴性对照。计数时先用低倍镜(4×)进行观察,寻找微血管标记区域,然后用中倍物镜(20×)计数10个视野,求其平均值,每个(20×)视野的面积为0.74 mm2

  2.结果:血管网(MV)在各肿瘤中分布差异很大,有些均匀一致,有些极不规则,以4.0 cm为准将所有病例分为≤4.0 cm及>4.0 cm两组,MVD值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底度分化肿瘤MVD值明显高于高分化组(P<0.01)。淋巴结转移组MVD值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

  3.讨论:实体肿瘤的生长依赖于MV的建立形成,未血管化的肿瘤只能生长到1 mm3(约含106个癌细胞),肿瘤MV在瘤细胞释放血管生成因子诱导下生成,供应氧和养料以满足瘤细胞增殖的需要。本研究发现不同大小口腔癌中MVD差异无显著性,说明口腔癌生长对MV的依赖性。肿瘤转移是多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肿瘤血管生长,组织浸润,粘附分子的作用以及细胞运动的调节。血管生成作为肿瘤转移的重要因素被国内外诸多学者重视和研究,并认为肿瘤MVD与其生长和转移有关,提示可作为临床预后重要判定指标。而抗血管生成治疗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成为肿瘤治疗独特有效的方法之一,血管生长抑制剂对不同肿瘤治疗效果的实验研究在深入展开。本研究结果显示,口腔癌MVD的分布依肿瘤的分化程度而异,分化程度低的肿瘤MVD平均高于分化程度高的肿瘤。这与临床上低分化肿瘤易转移,预后差的结果相一致。从淋巴结转移情况来看,淋巴结转移组MVD显著高于未出现淋巴结转移组。提示MVD与口腔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研究中还观察到,一些高分化肿瘤出现淋巴结转移的瘤体中,虽整体MVD值不高,但在局部可见MV高密度区,血管聚集成团,走行紊乱,提示肿瘤局部的MV高密度区可能成为分化良好肿瘤转移的原因之一。血管生成为肿瘤生长提供先决条件,同时肿瘤微血管内皮多不完整,管壁缺乏平滑肌,壁薄质脆等,成为肿瘤细胞转移的良好基础。国内外学者对肿瘤微循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这将对口腔癌的综合治疗提供有益的指导,使抗血管生成治疗口腔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收稿:1998-07-16

  修回:1999-03-04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口腔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对人舌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
焦点新闻
·1例白血病继发颌面部大面积坏死性筋膜炎的治疗体会
·牙龈出血为首发症状的白血病一例
·乳腺癌转移至颌骨5例报告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上气道及周围结构的头影
·正颌外科技术治疗颞颌关节强直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幽门螺杆菌在牙菌斑中的分布研究
·三种口腔疾病患者粘膜组织中幽门螺杆菌检测分析
·牙周炎及胃病患者牙菌斑中的幽门螺杆菌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