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大肠癌专题 > 文献资料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全结肠镜诊断大肠肿瘤296例分析

全结肠镜诊断大肠肿瘤296例分析

中国内镜杂志 2000年第1期第6卷 研究报告

作者:陈宗永 刘进进 卢蕊芬 汪清

单位:上海市卢湾区中心医院 200020

关键词:全结肠镜;大肠癌;息肉

  目的:探讨全结肠镜诊断大肠癌和息肉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应电子结肠镜进行全结肠镜检查及活检,并作病理组织学诊断。对近5年来内镜检出的大肠肿瘤作分析评价。结果:1?819例全结肠镜检查插入回盲部成功率98.63%。检出大肠肿瘤296例(癌肿77例、息肉219例),总检出率16.27%。病理分类以管状腺癌(53例)和腺瘤性息肉(126例)为主。分布部位为直乙结肠最多(癌肿62.34%、息肉57.99%)。结论:全结肠镜检查在诊断大肠肿瘤方面是必不可少的主要方法,对病灶发现,定期随访和追踪癌前病变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分类号 R735.34

  现对近五年来(1994年1月~1998年12月)我院1?819例全结肠检查中,检出的大肠肿瘤296例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全结肠镜诊断大肠癌和息肉的临床意义。

  1 临床资料

  1.1 对象

  本组病例均来自我院消化内镜室常规检查的门诊和住院患者。男性141例,女性155例,男女之比为1∶1.10。年龄最小20岁,最大92岁,平均53.64岁。40岁以上260例,占87.84%。主要临床表现见表1。

表1 大肠肿瘤主要临床表现 (例)

类别 便血 腹痛 腹泻 消瘦 腹块 合计
癌肿 50 11 9 2 5 77
息肉 116 37 61 2 3 219

  注:便血占肿瘤总数的64.94%,占息肉总数52.97%。

  1.2 方法

  应用日本奥林巴斯电子结肠镜CF-200L型,采用非X线下逆行插入法,进行全结肠检查,发现病灶均取活检,标本经10%甲醛溶液固定,石腊包埋及切片,再行常规HE染色,作病理组织学诊断和分型。

  2 结果

  本组1?819例全结肠镜检查中,成功插入回盲部1?794例,成功率98.63%。检出大肠肿瘤296例,其中大肠癌77例,检出率为4.23%,大肠息肉219例,检出率为12.04%,总检出率为16.27%,分布部位见表2。

表2 大肠肿瘤分布部位 (例)

类别 直肠

  结肠

  结肠

脾曲

  结肠

肝曲

  结肠

  盲部

合计
癌肿 24 24 6 1 3 5 10 4 77
息肉 59 68 19 6 24 10 22 11 219

  注:直乙结肠癌肿占62.34%,息肉占57.99%;右半结肠癌肿占28.57。  病理组织学分类:77例大肠癌中管状腺癌53例,绒毛乳头状癌11例,粘液腺癌8例,低分化腺癌5例。219例大肠息肉中腺瘤性息肉126例(其中伴有不典型增生18例)、增生性息肉37例、炎症性息肉56例。

  3 讨论

  随着全结肠镜技术的迅速发展,大肠疾病的检出率和诊断率显著提高。本组全结肠镜成功率达98.63%,大肠癌和息肉总检出率达16.27%,在检查总数中占相当比例。男女性别差异不大,而从年龄来看中老年发病率颇高,40岁以上占87.84%。

  便血是大肠肿瘤的主要症状。本组一半以上的病例(癌肿64.94%、息肉52.9%)因便血而作结肠镜检查,常表现为异常血便、果酱样便及咖啡样便,尤其高位结肠肿瘤出血量少时可呈黑便。有4例患者曾拟“上消化道出血”,而胃镜检查却未发现出血灶,再经结肠镜确诊为结肠肝曲癌。有部分病例无便血或隐血,故用大便隐血试验来筛选,有局限性。近年来改用Hemoccult法,平均阳性率50%~70%;

  用免疫法可达85%~92%[1]。大肠肿瘤的临床症状可隐匿而不易发现[2],因此,必须及时进行全结肠镜检查,以免误诊。

  本组直乙结肠癌48例,占62.34%,直乙结肠息肉127例,占57.99%,可见直肠乙状结肠是大肠肿瘤的好发部位。然而右半结肠癌有22例,占28.57%,提示右半结肠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有关文献资料也证明大肠癌的部位发生率正在发生变化[2]。结肠癌的复发问题应引起临床上的重视,本组有12例结肠癌复发患者距手术时间2~10年不等。故对结肠癌术后病员应追踪观查,并定期复查结肠镜。

  大肠息肉是癌前病变之一,尤其是腺瘤型息肉与大肠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3,4]。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细胞核内脱氧核糖核酸(DNA)在癌变时亦会发生异常变化,表现为增殖期DNA含量增加[5],而腺瘤性息肉的DNA含量接近于大肠癌。因此,腺瘤性息肉带有更多与癌肿相同的生物学性质[4,5]。本组大肠息肉绝大部分行高频电灼息肉摘除术,有18例顶部中央糜烂的息肉,病理报告为腺瘤性息肉伴不典型增生。其中1例息肉作摘除术后进行连续切片,病理证实绒毛状腺瘤癌变,为早癌。随着腺瘤增大,癌变机会升高,因此,对顶部糜烂的较大息肉,应及早作内镜摘除或手术切除,可阻止癌变。

  参 考 文 献

  1,D.J.Formmen,Bowel Cancer Screening.1992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xwposium on Castroenterdogy,109~112

  2,林庚金.大肠癌的内镜诊断.内镜,1988;5(1):24

  3,Zhang SC,Kawai K.Precancerou sonditions and lesions of the stomach.Berlin Springer Verlag,1993:31

  4,Li CO,Zhang XR,Liu WW. Recent progress in researches on 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Chin Med J,1996;109:407

  5,Liu SQ.Histopathological features and cytometric evidence for a potential precusor lesion of diffuse type gastric cancer:tuboid dysplasia.Verlag Shaker Aachen,1993:17

(1999-07-07收稿)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改良兔抗人白蛋白免疫羧化胶乳在大肠肿瘤检测中的应用
焦点新闻
·紫外线能减少乳腺癌和大肠癌
·Ⅲ期乳腺癌尺动脉插管化疗与全身化疗近期疗效观察
·冠心病危险因素
·长期便秘可导致大肠癌、大肠息肉吗?
·纤维支气管镜在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
·大气道疾病16例误诊为支气管哮喘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粘膜病变的关系
·微量14碳-尿素呼气试验诊断幽门螺杆菌的研究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