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检验外感热病学说
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如何用中医的名字命名非典,使它既符合中医传统理论,又能让西医看得明白,并能同世界交流,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非典在去年的11月就出现了,尚未入冬,故可被叫做伏暑;入冬以后,又可被称为冬温、伤寒;到了春季,则被命名为春温、风温,或叫瘟疫、肺毒疫、肺痹疫、肺湿疫。对于同一个非典病人,伤寒学界称其为伤寒,温病学家叫它为温病,瘟疫病学家称之为瘟疫。现代一个具体的非典病被叫做几个中医病名,而不同的病名对应着不同的辨证体系,用药情况也有很大区别,临床上应当如何取舍,实属不易。
“发热”既是患者的主观症状,也是医生可以客观观察的体征,又能简单地直接测知,因此“热病”理应早就被古人所认识。而形成伤寒、温病、暑病的抽象认识则要晚得多。“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这些理性的认识,必然是通过对大量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之后,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逐渐形成的。
《素问》、《灵枢》不用“伤寒”命名这类疾病,也不用温病、暑病命名,而是用“热病”来命名,这的确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而用伤寒、温病、暑病命名外感热病,虽然可以结合某些病因成分,有利于人们区分不同种类的外感热病,以便于“审因论治”。但是,由于伤寒、温病、暑病不可避免地带着季节主气的影子,过分看重外界气候因素在发病过程中的影响。这样做的结果,就会造成同一种疾病发生在不同季节,被命名成多种不同的病名。非典中医名称混乱现象的产生,可以由此找到根源。
《素问·热论》将所有与发热有关的证候都归集到一起,并指出其中的联系,甚至进一步归纳出这些证候可以有先后次序地出现,甚至一天一个样地变化不停。其中虽然有程式化的理想成分,不太符合临床实际情况,却仍然不失为伟大的发现。这一发现为后世外感热病学者所遵循,并不断得到发展与完善。
我们认为,中医的外感热病学说既是寒温论争的历史,也是在论争中不断发展演变的历史。《内经》热病、仲景伤寒、清代温病在证候上基本相似,治疗应当同法。在中西医结合的背景下,中医的外感热病学说完全可以统一起来,也应当统一起来。
建立一套能够包容古今外感热病学说的新理论,能够更有效地指导广大中医药人员临床治疗非典与中医外感热病,而不必人人再从头探讨各种学说的起源,时时比较各个辨证理论的优劣,起到执简驭繁的作用。新的外感热病理论应当在病名、病因、辨证、治疗等方面充分吸收现代医学成果,以利于和西医的沟通,便于中医药的外感热病学说走向世界。
(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曹东义 王生茂 郭双庚 王振瑞 王丽 )
2003.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