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插入术可能增加病人的中风危险
新研究说,使用导管诊断一种特殊的心脏病主动脉瓣狭窄,可能让病人中风危险不必要地增高。相反,依靠非侵害性超声心动图来决定做手术,病人进展得更好。
据美国心脏病协会说,主动脉瓣狭窄是最常见的瓣膜疾病,发病率为5/ 10,000。要诊断狭窄的程度医生通常需要两项检查:1、将导管通过病变瓣膜,左心室和主动脉之间的压力差异能显示病变程度;2、超声心动图,利用声波来建立心脏的影像,比X线更细致,而且没有射线暴露。
多数时候单用超声波检查就可以了,因为第一作者、德国波昂大学心脏病学副教授奥姆兰(Heyder Omran)的研究发现,行导管检查者中风危险更大。“如果你做的超声心动图不错,而且你对结果有信心,我认为没有用导管的理由”,他说,“它无疑增加了病人中风的危险”。在4月12日的《柳叶刀》(The Lancet)上,奥姆兰和同事报告,他们共研究了152个主动脉瓣狭窄者,其中101人接受导管通过瓣膜法,另51人导管没有通过,32位没有瓣膜病者作为对照。术后MRI检查发现第一组病人22%有血栓迹象,其中3人神经系统功能受损,这是中风的标志。
新奥尔良Ochsner临床基金会心脏病医生拉米(Stephen Ramee)指出,导管插入法是常规用来评估瓣膜疾病的一种方法,并发症很少,而且,MRIs非常敏感,什么病变都能发现,可能意义不大或没有意义。但继续使用该方法最重要的原因是,超声心动图常被误读,常常轻于或重于本来的病情。他说,不必要的心脏手术的危险远大于导管插入法的危险。心脏病手术的死亡危险为2~25%,取决于病人的心脏功能和当时的健康状况,而导管插入术“会正确诊断,让病人不必行不必要的手术”。拉米说他先用超声心动图,如果有问题再用导管插入法。若均证明疾病严重到需要手术,这时,只有在这时,他才做心脏手术。
2003.04.21
柳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