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自1996年以来,为14例腭裂术后硬腭前端穿孔较大的病人采用了最新的治疗手段:腭裂穿孔修复加腹部真皮游离移植术。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随访病人8~10天,碘包拆除后,见真皮与创面贴覆平整,呈灰白色,由边缘向中央逐渐溶解,四周粘膜的新鲜肉芽组织逐渐向穿孔中心爬行生长,直至愈合而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一般来说,此类病人的年龄均偏小,为了缩短手术时间,避免创面暴露过久,减少感染,降低病人的消耗,以争取皮片的移植成功,手术分两组进行。
1 临床资料
14例病人,男10例,女4例,年龄5~13岁,均诊断为腭裂术后穿孔。临床检查在硬腭前部有0.5~1.2cm左右的圆形或三角形穿孔。14例病人均采取全麻下腭裂穿孔修复加腹部真皮游离移植术,手术时间120~150min,术中输血100~200ml。
2 手术方法
手术在经口腔插管+全身静脉复合麻醉下分两组进行。腭裂修复组将裂孔周围组织翻瓣形成鼻腔面衬里;取材组在腹部行梭形切口取全厚皮片,去除表皮和皮下脂肪成真皮组织;腭裂修复组将取好的腹部真皮覆盖在穿孔处,并与周围组织缝合;碘仿覆盖加压。
3 术前准备
3.1 腭裂修复组除需常规的腭裂器械、敷料外,还要另备自动开口器一套、碘仿纱条、钢尺、电动吸引器。
3.2 取材组除准备常规的取皮器械、敷料外,还要另备钢尺、甲紫(量取皮片的尺寸和定位划线之用)、11号和15号手术刀片。
3.3 两张手术器械台,1只长软枕,2只砂袋。
4 手术中配合
4.1 麻醉配合,护士开放2条静脉通路,一路输入麻醉复合液,一路补液、输血;并配合麻醉医生进行麻醉诱导和经口腔插管操作。
4.2 病人取仰卧头低位,肩下垫软枕,头颈两侧置砂袋固定,手足用布带固定,松紧适宜。
4.3 手术间人员、设备的安排,麻醉医生和麻醉机位于手术台右侧头位;腭裂修复组医护人员在病人的头位和左侧上方;腹部取皮组医护人员在手术台两侧;吸引器放置距离手术台30cm处。
4.4 腭裂穿孔修复的手术配合,病人口腔外用0.5%葡萄糖酸洗必太酊消毒,口腔内用0.25%醋酸洗必太液消毒;之后,铺巾。洗手护士整理好无菌器械台,并和巡回护士共同清点含有肾上腺素的盐水小纱条,备用。病人口腔内置自动开口器,并再次倒入0.25%醋酸洗必太液30~40ml,其目的是充分消毒。之后吸引器吸尽。在相应的部位注射含有肾上腺素的0.5%利多卡因溶液(按10ml溶液加入1滴肾上腺素配制),然后用12号刀片沿裂孔两侧切开至骨膜下,切缘距离根据裂孔大小及创面大小而定,以缝合时张力最小为原则。用骨膜起子松弛切口,将口腔侧粘骨膜瓣掀起,使穿孔周围的软组织充分暴露、剥离,结扎活跃出血点,同时,洗手护士将含有肾上腺素的盐水小纱条递予手术者填塞止血,接着,配合手术者检查粘骨膜瓣松弛程度,并量取裂孔的尺寸,传达给腹部取材的医生。用1号丝线、圆针(6×14)将两侧粘骨膜翻转缝合,形成鼻腔面。之后,将腹部取下的真皮皮片移植于受区,覆盖创面形成口腔面,再沿四周固定,用小圆针、1号丝线间断缝合。注意真皮贴覆要平整,不能有卷边。牙齿上用钢丝环形结扎,填塞碘仿纱条,加压固定。
4.5 腹部取皮的手术配合,用0.5%葡萄糖酸洗必太酊消毒腹部,铺巾。用钢尺测量好所需皮片尺寸并用甲紫定位。手术者用11号刀片在病人下腹部做一梭形切口,沿皮下脂肪将全厚皮片切下。用15号刀片修整皮片,去除表皮及皮下脂肪层成真皮组织,置生理盐水纱布中备用。病人腹部创面常规止血后,将上下两侧皮肤拉拢,对位后用三角针、1号丝线间断缝合,常规加压包扎固定。
5 配合体会
5.1 此类手术病人大多数有外观缺陷以及对再次手术的恐惧感,故在病人进入手术室前后,护士要注意态度和蔼,语言亲切,使其消除紧张心理,以更好地配合麻醉诱导插管,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5.2 根据手术需要,病人要选择好合适的体位。床单要拉平,病人的四肢宜固定好,松紧适宜,防止皮肤压伤。
5.3 严格执行手术查对制度,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在手术前后须共同清点小纱条等手术用品,手术结束前,提醒手术者不要将手术用物遗留在伤口内,以避免差错的发生。
5.4 认真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所用之物均要严格消毒,两组器械不要错放和串用。两组的洗手护士要认真保管好各自的器械,器械用后及时收回,擦净待用。
5.5 为了尽量缩短手术时间,手术用品要准备齐全。在具体的手术配合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病人、不同的情况和手术医生的习惯来灵活配合。手术前要探望病人,掌握其年龄大小和病人的一般情况,并了解手术方式和过程。
5.6 手术中,巡回护士要保证2条静脉输液通路的通畅。由于手术病人年龄偏小,故宜注意输液速度,一般控制在20~40滴/min,以避免肺水肿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