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静脉反应的分级[1];0级为无疼痛;Ⅰ级局部皮肤发红,轻微疼痛;Ⅱ级为轻度肿胀、灼热,中度疼痛;Ⅲ级为局部中度肿胀,重度疼痛,水疱形成,直径<1cm,Ⅳ级为中度或重度肿胀,顽固性疼痛,水疱直径超过1cm,影响肢体功能。
国外文献报道[3]将静脉炎按症状及程度轻重分为6度。0度仅穿刺局部不适感,无其他异常;Ⅰ度静脉周围有硬结,可有压痛,但无血管痛;Ⅱ度局部轻度不适,插管尖端压痛、发红,滴速加快时局部不适感加重;Ⅲ度局部中等度不适,滴速加快时出现血管痛,插管尖端皮肤发红并扩延5 cm左右;Ⅳ度局部明显不适感,输液速度有时突然减慢,插管尖端皮肤发红扩延>5 cm;Ⅴ度不仅具有Ⅳ度症状外,拔管时针尖可见脓液。
护理措施[2]
Ⅰ级反应:局部用75%酒精湿敷或外涂氢化可的松软膏,用冰块间断冷敷12~24h。禁用热水冲洗局部或热敷。1~2天可恢复正常。
Ⅱ级反应:根据范围大小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100~200mg加利多卡因1~2ml做局部环形封闭(即由疼痛或肿胀区域外缘做多点注射),间隔1~2天再行封闭1次,一般不超过3次。表面涂以氢化可的松软膏,并间断冰敷24~48h,冰敷时注意避免冻伤。1周左右即可痊愈。
Ⅲ级处理方法同Ⅱ级,水疱处用无菌注射器抽干后,用0.75%碘酊消毒,再涂抹氢化可的松软膏。避免水疱脱皮。如果已脱皮,此处不宜涂抹氢化考的松软膏,以免影响局部愈合。疼痛较重者遵医嘱应用止痛药,多数2周以内痊愈。
Ⅳ级处理方法同Ⅲ级。但对水疱已脱皮,创面较深者,应按无菌换药处理。对疼痛严重,影响肢体功能,遵医嘱应用止痛药物。加强生活护理,一般3周左右可痊愈。
中药治疗[20]
治疗方法有很多,如冷、热敷,理疗及硫酸镁湿敷等[8]。中草药有孙立志等[19]用新鲜木芙蓉花和叶捣碎敷在患处,对静脉炎中的血管硬化效果较好。高玉珍等[5]的七叶一枝花对静脉炎的疼痛疗效较好。何成全等[9]用30%生桐油加70%生石膏拌成油膏防治化疗药物引起的皮下外渗和静脉炎。王光荣等[10]用乳香、没药、冰片制成伤湿去痛膏对轻度静脉炎、轻度水肿较好。莫顺仙[11]用黄连、黄柏煎水外敷治静脉炎效果优于硫酸镁。李淑芹等[12]用50%芒硝对静脉输液外渗引起的红、肿、热、痛能迅速缓解症状。邓明珠等[6]用地榆、大黄、山甲、冰片等组成的京万红软膏对穿刺点在关节处或关节以上的静脉炎贴敷效果较好。杨礼珉等[13]用黄柏、黄连、红花等浸泡于酒精内对红、热型及栓塞型静脉炎效果好。马新生[14]用丹参、当归、紫花地丁等组成的活络止痛膏;张学增等[15]用红花,甘草研粉制成通络止痛膏;曾溪连[16]用大黄、黄柏、天花粉组成的水调散、四黄散、双柏散等均对静脉炎有效。张清和[17]用红花、桃仁、乳香、没药等湿敷对长期静脉输液引起的静脉炎及臀部注射后的硬节疗效好。于秀良等[4]用大黄、天花粉、丹参等组成的复方合剂;张广清等[7]用红花、当归组成的红归酊对化疗药物引起的静脉炎疗效好。临床上还有正在广泛使用且疗效较好的中草药如四黄散,双柏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