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采用人工碳素纤维替代自体深筋膜重建喙锁韧带18例,术后无1例发生重建韧带断裂,肢体功能恢复良好。护理要点:①术前加强心理护理以取得患者配合;②注意患肢制动,以减轻疼痛;③术后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患肢末梢血运和感觉运动情况;④加强肢体功能锻炼,防止发生关节僵硬、肌肉萎缩,促使肿胀消退。
关键词 人工碳素纤维; 重建; 喙锁韧带; 护理
Key words artificial carbon fiber; reconstruction; coracoclavicular ligament; nursing
喙锁韧带是上肢主要的悬吊韧带,控制肩锁关节垂直方向的活动。患者肩部受到暴力作用时,常引起喙锁韧带断裂伴肩锁关节脱位或喙锁韧带断裂伴锁骨外端骨折[1]。我科1996年1月至1997年4月,采用人工碳素纤维替代自体深筋膜重建喙锁韧带18例,取得满意疗效,护理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18例中男12例,女6例,年龄19~56岁,平均35.4岁。均有外伤史,受伤至就诊时间为3 h至11d。肩部肿胀、压痛、活动受限、上肢不能自主上举和后伸,局部有漂浮感。X线摄片显示锁骨外端骨折伴喙锁间隙增宽>5mm 10例,肩锁关节脱位伴喙锁间隙增宽>5mm 8例。18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均于12~18d治愈出院。随访6~20个月,X线摄片示锁骨骨折愈合,肩关节复位、喙锁间隙正常,肢体活动恢复良好,功能满意。无1例发生重建喙锁韧带断裂。
2 手术方法
选用浙江萧山市大同医疗器械厂生产的人工碳素纤维条,于术前30min浸泡于75%酒精中备用。手术显露肩锁关节、锁骨外端及肩胛骨喙突,复位脱位的关节或移位的骨折,经肩峰用2枚克氏针交叉固定,取灭菌后适当长度的人工碳素纤维条绕过锁骨外端及喙突,打结、缝合固定,以替代断裂不能直接缝合的喙锁韧带。止血后关闭伤口。术后患肢屈肘90°,行胸肱绷带包扎外固定3~4周,以限制上臂外展、外旋。
3 术前护理
3.1 心理护理:由于重建的喙锁韧带是人工碳素纤维,患者对该材料原理、作用了解甚少,术前常担心人工韧带会对身体健康不利、会产生排异反应;并怀疑其坚韧性,担心重建的喙锁韧带会再次断裂等种种心理反应。临床表现忧心忡忡、焦虑,甚至烦躁。针对患者这些不良情绪,护士主动向患者介绍手术的基本过程及人工韧带的物理和化学性能,让他们了解人工韧带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及坚韧性[2],并可避免多处手术的痛苦。介绍同类患者采用该法治疗的效果,以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3.2 患肢护理:患者入院后均用绷带或三角巾将患肢悬吊于胸前,限制肩关节活动、放松肩部肌肉,以减轻伤处疼痛,并防止由于重力作用而导致骨折或脱位进一步加重。
3.3 协助医生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做好术前准备,如备皮、普鲁卡因皮试等。
4 术后护理
4.1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术后每2 h测量血压、脉搏1次,一般测量4~5次,确认生命体征稳定后改为每4 h 1次。每4 h测量1次体温,至体温正常3d。若体温升高,应及时找出发热原因。本组中7例术后体温为37.5~38.6℃,无其他临床症状,考虑为手术热,未作特殊处理,3d后体温均降至正常。本组病例未出现全身或局部排斥反应。
4.2 患肢血运观察:①观察伤口敷料渗血情况,注意患侧肩关节制动,以减少伤口出血,并遵医嘱合理用止血药。②观察患肢末梢血运及感觉、运动情况。每30~60min观察1次。若肢体远端发绀、苍白、发凉、感觉减退或麻木及不能主动活动时,应考虑患肢的胸肱绷带固定过紧,须及时调整外固定,恢复患肢正常血运。本组病例患肢血运均正常。
4.3 功能锻炼:为了防止发生关节僵硬、粘连或肌肉萎缩,促使肿胀消退,术后指导和监督患者进行功能锻炼。首先向患者说明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术后24 h开始鼓励患者做上臂及前臂各组肌群等长收缩锻炼和腕关节、掌指、指间关节的主动活动。每天做4组操 ,每组50次 。3~4周拆除外固定后,指导患者逐渐做肩关节主动活动锻炼,如肩关节内收、外展、上举及旋转动作[2]。循序渐进,逐渐增加活动量及活动频率。禁忌做强力的被动牵拉和肩部的用力抬举动作。本组病例经以上功能锻炼后,肩关节活动恢复正常。
5 讨论
人工碳素纤维是由相互连接的多元碳环组成的梯形结构,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高强度、抗疲劳、抗磨损、与骨骼相似的弹性模量等)和生物性能(组织相容性和血液相容性),是一种良好的组织固定和替代的新型生物工程材料[3]。人工碳素纤维替代自体深筋膜重建喙锁韧带,其优点在于避免了患者需要取自体筋膜手术的痛苦,同时减少了感染机会。由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人工韧带置入体内后不会出现排异反应,其抗张强度足以替代原有韧带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