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历时近20年,由中南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周宏灏等完成的课题,首次从遗传药理学水平对一些药物在应用过程中所出现的显著个体差异(包括种族差异)进行了研究,而这些差异将会导致临床治疗失败或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这项“药物代谢酶遗传变异引起的药物反应差异与机制”的研究日前被评为2003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课题组以普奈洛尔等药物为模型,对我国汉、侗、苗、白和傣等5个民族4950人的药物代谢酶活性和基因分布频率进行了系统的遗传学研究,还进一步研究了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研究人员研究了CYP450超家族的其他成员CYP1A2、CYP2A6、CYP2E1、CYP3A等在我国人群中的遗传变异特征,以及它们在药物代谢群体和个体差异中的作用。在排除了年龄、不同种族间的药物代谢差异时,发现在同一种族内的个体间差异更为重要和显著。
他们同时建立了分别测定个体的CYP1A2、CYP2C19、CYP3A、CYP2D6和CYP2E1等药物代谢酶活性的“鸡尾酒”测定法,并首次在大样本人群中查明了多种药物代谢酶的遗传变异特征。
研究人员还阐明了多种药物代谢酶的遗传变异在一些临床重要药物代谢中的作用,证实了遗传对药物代谢酶在环境因素影响中的决定作用。该研究已在SCI国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