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病人拿着中药处方上药店抓药。哪承想,为了把药抓好,竟 用手机给大夫打了3个电话。原来,处方上有3味中药写得不是很清楚, 调剂师让病人请教医生:处方上写的“黄芪”是“生黄芪”还是“炙 黄芪”,“大黄”是“生大黄”还是“熟大黄”,“何首乌”是“生 首乌”还是“制首乌”?
诸如此类的例子在临床上并不罕见。有些中医大夫在开处方时, 往往不太注意中药名称的规范书写,结果给病人和调剂师带来不必要 的麻烦。光带来麻烦还是小事儿,假如抓错了药,病人吃后引起这样 那样的不良反应,其责任又该由谁来负呢?因此,本着对病人负责的 态度,中药名称的书写还是规范为好。
比如上面所提到的,同是黄芪,根据是否经过蜜炙而有生黄芪和 炙黄芪之分,前者偏于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水消肿,临床多用于 治疗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等病证。而后者 则偏于补中益气,临床多用于治疗气虚血脱、脾虚泄泻以及劳倦内伤 等一切气血虚衰之证。大黄味苦性寒,根据是否经过酒制而有生大黄 和熟大黄之别,前者气雄力猛,作用沉降,泻下力强,临床多用于清 泻火毒、消导积滞,而后者则泻下力减弱,消炎止痛,活血化瘀的力 量反而增强。至于何首乌,生首乌偏于滑肠泻下通便,制首乌偏于补 益肝肾精血。炮制以后,药物的功效发生了明显变化。难以想象,如 果大夫在书写中药处方时规范欠佳,不同药店的调剂师在抓药时又“ 各自为政”,最终抓出的方子会是什么样。
除炮制以外,中药的某些同名异物现象也使得药名的书写来不得 半点儿含糊。譬如防己,有粉防己(又名汉防己)和广防己(又名木 防己)之分,前者来源于防己科植物粉防己,后者来源于马兜铃科植 物广防己。二者虽然都可以用于风湿痹痛的治疗,但广防己更偏于祛 风止痛,粉防己更偏于利水消肿,故治风多用广防己,治水多用粉防 己。试想,如果药方上只写“防己”,让调剂师何去何从?再比如, 同是山豆根,防己科植物北豆根,可清热解毒、利咽镇咳,一般情况 下无毒副作用,而豆科植物广豆根虽然也能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但 因为其中含有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故而具有一定毒性,因此书写中 药处方时要注意区分,避免混淆。
至于中药处方上的错别字现象,更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如将“ 鳖甲”写成“别甲”,将“栀子”写成“枝子”,将“茅根”写成“ 毛根”,将“牡蛎”写成“母力”,将“白蒺藜”写成“白吉力”… …奇怪的是,人们似乎对这些已经习以为常。中医要规范化,要走向 国际,药名的书写恐怕应该是基础之基础,如果连药名都写不清,开 出的方子又怎能让人信服呢?
|